男牙痛長膿衝遶境!突痛到退出就醫 醫無奈:拖太久沒救
▲醫師提醒,牙齒有疼痛問題一定要儘快就醫。(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一名50多歲男性在喜愛參與白沙屯媽祖遶境,在某次出發前兩週,牙齦就長了膿包發腫,但仍未就醫就直接參與遶境,在途中吃完小吃後,突然劇烈牙痛,只能半途退出遶境行程,就醫發現嚴重根尖膿腫合併裂牙,已無法保留牙齒,只能拔除後重建。
臺大醫院口腔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張添皓指出,其實類似這樣的案例並不罕見,很多人牙痛都會覺得撐一下就好,這反而讓本來就機會救的牙齒變得不能救了,以遶境來說,遶境需要長時間行走,這會導致體力下滑,可能使原本就有輕微不適的慢性牙痛進一步惡化。
其次是邊走邊吃所引發的牙裂或黏膜咬傷,尤其在疲勞與注意力不集中時更容易發生;第三則是牙齦紅腫、發炎,與一直不斷進食加上口腔清潔不到位有關;最後則是在人潮擁擠的狀況下發生的牙齒外傷,例如牙斷裂或牙脫落。
針對遶境途中突發的五種牙齒相關急症,張添皓醫師也提出第一線的應對建議,包括牙髓炎與牙齦膿腫引發的劇痛與腫脹時,可先以溫鹽水漱口、服用止痛藥,切勿自行刺破膿包;若假牙或補綴物脫落,暫時避開患部使用,待繞境結束後儘快就診;牙齒外傷則須將脫落牙齒保存於牛奶中儘速送醫;至於智齒疼痛與牙齦出血問題,也應視狀況以冷敷、加壓止血、止痛藥或處方藥輔助處理,以上急症可以找醫療站評估。
爲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張添皓建議,信衆在繞境前應提早安排牙科檢查,尤其是有蛀牙、老舊補綴物或牙周問題者,宜先處理完成再出發,同時應隨身攜帶止痛與自己隨身藥物,還有小型牙刷、牙線與漱口水等口腔清潔用品,減少因環境不便而導致的細菌滋生與牙病發作。
▲媽祖遶境口腔保健。(圖/張添皓醫師顯微根管治療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