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電子材料急單加化工品銷量增 5月與第2季營收都會成長

南亞(1303)7日表示,該公司受惠電子材料下游有備庫的短急單需求,且多項化工產品產銷量提高,預估5月合併營收將較4月增加,第2季合併營收也會比第1季成長。

南亞表示,公司在電子材料、化工產品及聚酯產品、塑膠加工產品等四大類產品5月暨第2季營收都會增加,其中電子材料部份,網通、車載及伺服器等需求穩定,加上部分消費性電子產品,因關稅豁免期,短期採購動能轉強,電子材料、電路板等備庫的短急單增加,營收略增。

在化工產品部份,乙二醇因下游聚酯開動率維持高位,市場行情持穩,公司持續提升產能利用率,產銷量增加,營收成長;丙二酚下游需求變化不大,同業維持以較低產能利用率生產,價格持平,臺灣廠BPA4於5月初重啓,產銷量提升;另外2EH也是全能生產,營收增加。

聚酯產品部份,第2季進入瓶用粒旺季,加上聚酯膜因日本地區民生消費需求增加,銷售量成長。南卡廠因美國對中國大陸產品加徵關稅,成衣客戶轉單至中美洲,已就近爭取供應,5月暨第2季營收將增加。

塑膠加工產品也因營運穩健,且差異化產品銷量提高,加上大陸持續擴大刺激消費政策,汽車、家電產品需求增加,及因應美國因關稅轉爲在地採購之需求,已提升美國廠產能,營運成長。

就總體經濟來觀察,南亞指出,美國公佈第1季GDP及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第1季GDP放緩,主要是美國國內趕在川普實施關稅前,搶先囤貨,使得進口大幅暴增,成爲GDP季年增率爲負成長的主因;4月PMI指數下滑至48.7,其中生產指數滑落至44.0創下新低。未來須觀察生產活動降低,是否影響就業,及關稅是否造成上半年的搶貨現象,將影響下半年需求動能。

大陸第1季GDP年增5.4%,主要還是美國對等關稅實施前的搶出口。4月製造業PMI下滑至49,細項指標中,新出口訂單及出廠價格指標等皆下滑至榮枯線下,未來可能大量低價銷售於美國以外地區,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南亞表示,整體而言,各項數據顯示對等關稅豁免期結束前,製造業搶出口,短急單增加,不過市場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企業普遍對未來六個月的展望趨向保守,加上關稅戰伴隨貨幣戰,若美元走弱,新臺幣走強的情況下,不利以出口爲主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