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星得金鐘魔咒2年慘沒戲拍! 蘇達轉任編導驚人收入曝光

蘇達自認得金鐘魔咒,轉任編導驚人收入曝光。(林奕如攝)

蘇達2023年出演《八尺門的辯護人》後,已經消失幕前2年,他5日出席劉亮佐創辦「第八屆筋斗雲創劇本創投平臺」,原來轉往幕後發展,處女作電影《怎麼可能我家的祖先是你家的鬼》即將上檔。至於收入問題?他笑說,當編輯、導演領的錢比以前當演員多10倍,因爲之前都是演配角。

他在2015年以《鑑識英雄》奪下金鐘戲劇節目最佳男配角後,自認有金鐘魔咒,大概有2年沒有戲拍,那段時間靠舞臺劇維持收入,他對幕後一直有興趣,開製作公司另謀出路,沒想到找到另外春天,自編自導更有發展。

劉子銓(左起)、劉亮佐、典典寶寶、趙小僑。(修毅提供)

他也覺得,當導演比當演員舒心,職災就是每寫完一個劇本,頭髮側邊都多了不少白髮,過往爲了上鏡頭,都會固定染髮,現在都自然放任。他現年43歲,開放徵友,現在想要成家立業,趕在50歲以前結婚。

劉亮佐創辦筋斗雲創劇本創投平臺。(修毅提供)

筋斗雲創劇本創投平臺自2017年創立以來,已成功孵化64部優秀劇本,其中6件作品獲得平臺聯合投資機構購買,2件作品取得開發權,至今已有5部劇本搬上舞臺,展現其深厚的孵化實力。歷年來培育出衆多優秀劇作,併成功推動多部作品登上舞臺,包括第一屆獲獎劇本高敏海《陰差陽錯》、周玉軒音樂劇《忘川引》 、程守明《偶人記》、王慕天創作的音樂劇 《生命中最美好的5分鐘》 、劉勇辰《臺北好人》。

趙小僑帶典典寶寶現身。(修毅提供)

平臺期望未來能孵化更多優秀作品,推動華語戲劇市場的持續發展。擴展導師陣容,強化創作者培育筋斗雲創劇本創投平臺致力於爲年輕創作者搭建與市場接軌的橋樑,不僅提供創作上的支持,更積極與投資方及製作團隊合作,幫助潛力劇本真正落地發展。今年,平臺調整評選機制,取消特邀評審制度,改爲擴增導師人數至五位,並增加入選名額,讓更多創作者能加入平臺,同時獲得更深入的指導與支持。

第8屆筋斗雲創劇本創投平臺。(修毅提供)

本屆創作導師陣容,吳世偉、劉中薇、馮勃棣、姜瑞智、林立書透過導師的專業經驗,平臺將市場需求與創作導向相融合,提供創作者更精準的指導,協助其打磨劇本,使之更符合市場期待。第八屆成果446件投稿,經過半年、兩個階段的評選、輔導與孵化,最終誕生15部劇本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