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議員盼增低底盤公車 助長者出行
南投縣公車路線、班次少,縣府透過改善候車亭等措施,提升民衆搭乘意願。記者江良誠/攝影
南投縣公共運輸使用率僅3.3%,低底盤公車數量不足,成爲高齡者、身障者及兒童出行的障礙。縣議員呼籲縣府加快汰換公車、提升低底盤比例,並擴大路網覆蓋率,讓南投成爲真正的全齡宜居城市。
南投縣高齡人口逾10萬人,居全國第三。縣議員陳宜君指出,長者雖持敬老愛心卡,但搭乘公車仍辛苦,主因是低底盤車不足。縣內5條主要市區公車路線僅1輛低底盤車,臺中市108路線卻有9輛,差距明顯。她建議縣府加速汰換,並優先採用綠能電車,便利長者、身障者與小朋友。
議員沈夙崢也說,南投公共運輸使用率低、路網覆蓋有限,已成長者日常障礙,縣府應提出具體方案改善。
南投縣交通管理所所長王丞達說,全縣6條市區公車路線多經山區,不利低底盤車行駛,因此配置無障礙客車供長者與身障者使用。
客運近年受經營困難與駕駛不足影響,部分路線減班。縣府近年推動「幸福巴士」以小型運具補足不足。去年名間、竹山、鹿谷三鄉鎮不到1年就有15萬人次搭乘,今年擴大至國姓、水裡等地,明年目標涵蓋全縣13鄉鎮。
王丞達表示,縣府將建議交通部將幸福巴士納入公共運輸,並透過敬老愛心卡、改善候車亭與車班安排,提高民衆搭乘意願,以彌補低底盤不足與路網覆蓋率偏低的問題,逐步打造南投爲全齡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