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窯考古遺址疑遭破壞!監察院糾正文化局「施工監看」有重大違失

南投市華陽路巷弄 間地發現「糖漏」殘片,疑似「清代牛運堀窯」考古遺址。(樑志忠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南投市建地整地時起出「糖漏」等窯業遺物,疑「清代牛運堀窯」即南投窯遺址,南投縣文化局邀專家「施工監看」,遭檢舉破壞遺址,監察委員範巽綠、浦忠成調查後,認定南投縣文化局以「施工監看」爲名將疑似考古遺址挖毀,糾正南投縣政府。

建商在南投市華陽路巷弄逾千坪建地興建45棟透天厝,依文獻該處曾是牛運堀窯窯場,前年4月整地蓋接待中心時,文史工作者樑志忠在基地發現早期製糖工具「糖漏」殘片,可能是南投窯起源的「關鍵遺址」,南投縣文化局獲悉邀專家會勘後,決議「施工監看」,卻遭檢舉未依《文資法》調查,還用怪手亂挖涉嫌破壞考古遺蹟,監察委員調查報告出爐。

監察委員範巽綠、浦忠成調查後,認定南投縣文化局以「施工監看」爲名將疑似考古遺址挖毀,糾正南投縣政府。(楊靜茹攝)

監委指出,縣府文化局獲悉建築工地發現疑似清代「牛運堀窯遺址」現勘,逕行決議採行「施工監看」,未依法做成調查報告並送審議,草率認定「缺乏文化資產價值」,並以「施工監看」爲名將疑似考古遺址區域全面挖毀,事後更妄圖扭曲「疑似考古遺址」定義,致重要文資滅失,有重大違失,因此糾正南投縣文化局。

範巽綠、浦忠成說,「清代牛運堀窯場」雖未列入中央研究院的普查列管對象,惟南投市華陽路兩側確實可能存在「牛運堀窯遺址」,而該區域目前尚屬低度開發地區,南投縣政府應妥爲規畫調查,後續開發若涉及「疑似考古遺址」,其處置自應更爲慎重,避免憾事再次發生。

南投縣文化局表示,當初邀文資委員現勘所做的決議,施工監看開挖過程發現的都是殘缺不全陶片,認定該建地並非考古遺址,可能是窯場附近棄置失敗品的地點,依相關程序辦理,對監委的調查予以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