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鐵綠園道 議員籲車道最小化 南市工務局:7月辦地方說明會

臺南鐵路地下化後,議員關切路面上原鐵道空間要做「南鐵綠園道」規畫。圖/取自交通部鐵道局臉書粉專

臺南鐵路地下化後,原本路面上軌道空間變成長達8.23公里的「南鐵綠園道」,貫穿市中心,議員昨質詢說,反對此空間只開闢馬路,「要讓車道最小化,綠帶與公共空間最大化」;工務局迴應,設計中,預計7月開地方說明會,廣納民意。

南市工務局長陳世仁表示,他也認同保留較多綠廊是好的,在市中心有如此大的空間很難得,但仍須聽取更多地方聲音及考慮某些族羣使用需求,議員提出車道最小化、綠帶與公共空間最大化,會朝這個方向努力。

臺南鐵路地下化後原有的路面上鐵道空間,起迄範圍由永康大橋車站到仁德區保仁路、南北總長約8公里,預計改造成兼具往來交通及遊憩功能的綠園道。

工務局於市議會定期會工作報告,市議員李宗霖質詢說,市府原軌道空間須從公共空間思考,包含後續捷運工程、建構自行車道,進而重塑東區、甚至整個市中心的交通,園道工程也不能只有公園和植栽,要把更多公共空間納入;根據工務局提供的報告書,顯示該處車輛需求沒那麼大,建議朝綠帶與公共空間最大化去執行。

李宗霖說明,4月12日舉辦的南鐵綠園道公共論壇,國土署署長吳欣修直言工務局態度保守,應要從鐵路地下化開工時就不斷的提案,且要「大膽」一點,可納入參考紐約的高線公園、德國的斯圖加特、日本的大阪梅田3個案例,分別代表舊鐵道轉化成穿越都市的線型公園、整個車站周邊交通的重新解構、TOD(大衆運輸導向型發展)的都市複合機能。

市議員陳怡珍也說,扣除民族路至小東路臺南車站段未設置綠園道的範圍,仍有約5.94公里要進行綠美化設計,當地學校如聖功女中已表達關切,盼綠園道設計兼顧學生通行安全,例如盲道與綠帶之間的緩衝設計不可忽略,避免形成新的安全死角。

工務局迴應,預計7月開地方說明會,因沿線有許多學校,將兼顧學生通行安全,以往雙向交通被鐵路隔開,在考量恢復交通便利性外,儘量符合市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