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館創.銀鈴 一起來認識長大
南美館2023年8月啓動「敲響銀鈴大計劃」,至去年底舉辦34場次活動、近3000人次參與,引領銀齡者透過藝術,找到人生的無限可能。(南美館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灣今年步入超高齡社會,臺南市美術館2023年8月即啓動「敲響銀鈴大計劃」,邀請銀齡者參與相關藝術活動,迄已舉辦34場活動、服務近3000人次,去年底更於1館打造全齡的「創.銀鈴」空間,號召各年齡層齊來認識「長大」這件事。
臺南65歲以上高齡者逾36萬人,佔全市人口19.5%。南美館以藝術陶冶身心角度出發,認爲年歲漸長不是變老,而是每人生命都會步上的「長大」過程,透過結合民政局、大專院校及民間企業之力,讓銀齡者參與藝術活動達到安頓身心、獲得力量甚至發揮藝術治療效益。
南美館指出,該計劃上路以來,除安排銀鈴工作坊、藝術創作、肢體展演課程等,也邀請溪北地區長輩走進美術館參觀;此外,館內人員也需接受高齡失智友善教育訓練課程,以提供更友善的服務。
「我從來沒想過,生命原來有很多可能!」一名參與銀鈴工作坊的6旬女性學員,退休後感覺自身渺小,水彩畫課程以「自己」爲創作主題時,是全班「把自己畫最小的人」,讓她意識未來人生要找到自我。她也吐露,透過藝術參與,爲生活找到動力。
南美館表示,以「銀齡友善、全齡共創」概念於1館設置的「創.銀鈴」空間,是整個計劃的最後1塊拼圖,但也強調這個場域並非銀齡者專屬,而是全齡跨域空間,除希望促進銀齡者藝術參與,也鼓勵各年齡層走進來,大家一起思考並認識充滿挑戰的「長大」旅程。
2025年接續以「銀藝流光」爲主題,將於各季推出銀齡與成長主題推廣活動,首檔《大人以後》紀錄片播映暨映後座談會將於2月22日舉辦,歡迎大小朋友走入美術館,認識與關心成長、變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