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鯤鯓牌樓 原構件重建可行
臺南市北門區南鯤鯓代天府牌樓不敵丹娜絲颱風強風吹襲倒塌,廟方強調,希望能儘快重建牌樓,但整體計劃須從長計議,最終也要請示神明旨意。(本報資料照片)
臺南市北門區南鯤鯓代天府牌樓不敵丹娜絲颱風強風吹襲倒塌,令各界惋惜。信衆關切牌樓何時重建?總幹事侯賢名說,重建需從長計議,暫無時間表,但會盡快啓動。至於廟方因應極端氣候,屬意以鋼筋水泥取代木構件,臺南市結構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施忠賢認爲,木材構件仍堪用,改變系統性問題,沿用原來檜木重建是可行的。
蔚爲重要地標的南鯤鯓代天府牌樓,矗立逾40年,採用千年檜木建造,本月初在強風中倒塌,讓許多信衆震驚不捨。侯賢名說,重建從牌樓形體、材質等計劃都須從長計議,最終也要請示王爺旨意,由神明定奪。
傳出廟方屬意用鋼筋水泥重建牌樓,也引來各界提供諸多建言。他說,主要是近年面臨極端氣候考驗,鋼筋水泥比較堅固,但目前尚無具體方案,後續仍要視董事會跟神明決定,至於重建日期也未定。他坦言,如今要打造一模一樣的牌樓,物價、工資等成本高昂,估計至少要花費上億元,現階段須先籌措重建資金。
該牌樓由大木匠師王錦木設計,施忠賢說,南鯤鯓代天府牌樓是全臺最大木構牌樓,此次倒塌主要是丹娜絲爲有颱風紀錄以來,第一個從嘉義布袋上來的颱風,風勢破了120年紀錄,面對這麼大的強勁風力,原建築系統性問題如未改變的話,問題依舊。
他說,風力太強又四周空曠,牌樓首當其衝,幫廟擋住風。若由他設計,在形貌不變前提下,沿用原12根柱子形貌、尺寸,且原木構件也堪用,會設法將力量傳到下面,即下方要打基座;如改善木柱基礎,應可防止受風力作用,避免柱子被拉擡上升而傾倒。
他提到,廟方過去曾因應土壤液化做過地盤改良,這對「抗地震」有用,但對抵禦強大巨風不見效;不過,木構日曬風吹雨淋40幾年,已很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