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繞城高速迎來集中大中修 預計9月底完工

原題:繞城高速迎來集中大中修

“還好這兩天戶外溫度稍涼快點,不然這種作業環境真是難過了!”邊指揮車輛跟進,邊用手持測溫儀測溫,隨着滾燙的瀝青傾瀉而下,站在一米開外的養護隊長周佳,汗珠很快就順着他的髮際淌下。8日凌晨,一組特殊的車隊出現在繞城高速鐵心橋互通往花神廟互通方向,記者獲悉,爲集中處治車轍、網裂等病害,延長路面壽命,繞城高速迎來拓寬通車後的首次集中大中修。

全長20多公里的繞城高速是最靠近主城的外環線,除通過互通分流主城龐大的車流外,連接大勝關長江大橋和八卦洲長江大橋兩條對外過江通道,也讓該高速成爲過境的主通道。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養護科副科長朱宏亮告訴記者,自繞城高速拓寬通車以來,除常規處理點狀的病害、破損外,一直沒有進行過集中的大中修,龐大的通行流量尤其是重型貨車的反覆碾壓和自然侵襲讓繞城高速多個路段出現不同程度的連續病害。爲集中處治車轍、網裂等病害,延長路面壽命,此次大中修率先對鐵心橋以東的4.75公里路段展開。

7日晚間11點多,記者提前趕到施工區,此時路面已經完成隔離。由於路幅被壓縮至正常狀態下的一半,雖然此時的車流量較白天已經大幅減少,但和施工路段並行的通車段依舊排起了長隊,車輛只能緩行通過。在經過施工前期準備後,凌晨時分,本次大中修正式開始。

只見工人駕駛着車輛將銑刨機巨大的刀頭嵌入路面,伴隨震耳的轟鳴聲,路面瞬間被破損爲塵土與碎屑,並第一時間被傳送帶輸送至並行的另一輛作業車車廂。一輛灑水車緊隨其後不間斷灑水,儘可能壓制揚塵。很快,一條深10釐米、寬4米、長300米的凹陷段被從路面銑刨出來。此時只是完成了基礎工作,很快就有清掃車和工人一起對銑刨路段進行再次清掃,爲接下來的“噴油”(一種用於更好粘合瀝青的化工產品)做好準備。

大約10分鐘後,“噴油”開始作業。一股明顯帶着溫度的黏糊狀液體被均勻噴塗在銑刨路段,工人們則三五成組等待着最“艱辛”的瀝青鋪裝到來。時間已是8日凌晨1點,只見自卸車將200攝氏度左右的瀝青混合料傾斜倒入攤鋪機前,就這麼一個過程,溫度就很快降到170攝氏度左右,足見這個溫差在極短時間內被周圍環境吸收了。

“瀝青施工戶外溫度越高越好,工程質量是保證了,但工人們可就不好過了!”周佳說話間,已有4個工人上前用手持鐵鍬將濺落坑槽外的滾燙瀝青及時鏟回,留待跟上的壓路機反覆碾壓成爲新的瀝青路面。像路邊綠植修建、通行標線劃定、排水設施更新也會同步進行。

記者此時站在工人身後一米多遠,因爲穿着短褲,當瀝青傾倒下的那一刻,小腿汗毛都有種觸電的感覺。原本還被悶熱環境“壓制”在體內的汗水一下子就像打開閥門一樣,伴着眼前一陣霧氣,身上的衣服很快就汗溼了。

爲了讓本次大中修儘可能少影響繞城高速的通行,每天的施工都選擇在凌晨車輛相對較少的時候進行,每完成幾百米就再向前推進幾百米,如此往返重複最終完成4.75公里路段,粗略計算每天只有5個小時左右的施工期。可以說在後續50多天時間裡,每當大家正要進入夢鄉的時候,就是工人們在高溫下熬夜奮戰的時間。

據悉,本次大中修是2025年南京市國省幹線養護項目一部分,涵蓋104國道、205國道等10條線路,預計9月底完工。屆時,繞城高速的通行路況將更加平整、順暢。(通訊員 孫逸飛 記者 陳彥)

來源: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