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法官直播賣螃蟹 背後有洋蔥…20餘萬人次圍觀喊暖心
南京法官跨界直播賣螃蟹。(視頻截圖)
「法官直播帶貨大閘蟹?這波操作太暖心了!」10月31日晚,南京高淳區人民法院攜手京東資產交易平臺推出的司法變賣直播專場,引來20多萬人次在線圍觀。這次幫債務人直播賣螃蟹,收穫一波波點贊與好評,院方迴應說,所有銷售收入都實行專帳管理。
上游新聞報導,有網友發帖31日晚稱,在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微信公衆號直播間,看到高淳區法院法官「帶貨賣螃蟹」,畫面頗爲新奇,引發熱議。視頻顯示,多位身着制服的法院工作人員出現在直播鏡頭前,介紹售賣的螃蟹。
不少網友驚呼「看了幾遍以爲眼花了」,也有網友坦言「這年頭,做人厚道,法院都來幫忙。」對此,一部分網友表示理解,認爲法院探索新執行方式、藉助直播幫助誠信債務人清償債務,是一次「司法溫度」的體現。
新華日報報導,法庭上嚴肅履職的法官們,走進直播間化身「帶貨主播」,爲破產企業「秋蘭家」的大閘蟹代言。直播背後,是一個普通家庭與債務抗爭十多年的堅韌故事。
秋蘭的父母年過六旬,早年以船舶運輸爲業,卻因一場船舶碰撞事故,背上沉重債務;決定返鄉養殖螃蟹後,債務卻愈來愈大。2015年5月,秋蘭母親遭遇交通事故,經高淳法院判決須賠償受害人26萬多元人民幣(約3.6萬美元),家庭總債務最高時達80多萬元。秋蘭努力工作,9年間累計替父母償還20多萬元。但舊債未清、新債又增。
今年9月初,秋蘭父母向高淳法院提交「類個人破產」申請。高淳法院並量身定製「資產處置+金融紓困」組合方案,如果螃蟹出售後仍有資金缺口,將協助向銀行申請低息長期的「淳信重整貸」。
報導說,如今,螃蟹成熟上市,於是就有了這場別開生面的司法變賣直播專場。這絕非一場普通的助農帶貨,而是法院主動延伸司法職能、打破傳統處置模式的創新實踐。
上游新聞報導,對銷售總額,參與該直播銷售的工作人員11月1日表示不清楚,「我們此前主要負責司法拍賣,這次是第一次嘗試處置生鮮產品。」
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法院執行局一位工作人員迴應稱,「所有銷售收入都實行專帳管理,打到法院帳戶上,最終將用於該案件的債務清償。整個過程依法依規操作。」這次直播並未佔用正常上班時間,而是由執行團隊加班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