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口述史回訪調研團培訓會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仟煜 記者 李超)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口述史回訪調研團培訓會在逸夫樓舉行。
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周峰在講話中指出,此次調研活動跨越22年,村莊環境、紀念碑等發生變遷,倖存者數量逐年減少,調研面臨巨大挑戰。他希望同學們“專業”與“共情”並重,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注意運用調研方法,把握好調研中的環節,注意自身的安全和健康,用熱情和行動,喚起鄉村對南京大屠殺記憶的關注和重視。周峰強調,調研不僅是學術任務,更是一次“記憶的再創造”。新時代青年要牢記使命,既要做好“記錄者”,又要做好“傳播者”,讓歷史從宏觀敘事迴歸到有溫度的生命個體。調研團成員要勇於思考,用新型傳播載體,通過短視頻等數字媒體,讓歷史“活”起來,將這份沉甸甸的記憶鍛造成連接過去與未來、震撼人心、啓迪後世的時代強音。
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宋俊峰表示,此次實踐是學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學院踐行“尚德爲公,知行合一”院訓的生動註腳。他希望志願者在歷史記憶中涵養大德,在時代浪潮中勇挑重擔,將書本上的歷史認知、課堂上的家國情懷,轉化爲腳踩大地的調研、心懷敬畏的記錄、面向未來的思考。
據瞭解,自2003年暑假開始,在中國青年報社退休記者戴袁支等老師的指導下,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學生志願者先後調研走訪了江蘇南京市江寧區湖山村、仙鶴門村、孟塘村等地,累計採訪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近60人,最終成果編纂成了《蒼天回眸(2)》證詞集,並收錄進《南京大屠殺史料集》中。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