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迴30公里狂設10支測速桿!議員怒批:低速限是「趕跑遊客」主因
臺東縣測速照相多,公路速限低,不僅引民怨,議員也高度關注,認爲國內旅遊大幅減少,尤其東部地區,有很大因素就是測速及速限問題,建議縣府主管機關及交通隊通盤檢討改善。記者尤聰光/攝影
臺東縣測速照相多,公路速限低,不僅引民怨,議員也高度關注,認爲國內旅遊大幅減少,尤其東部地區,有很大因素就是測速及速限問題,建議縣府主管機關及交通隊通盤檢討改善。縣察局長蔡燕明迴應,速限確實會有限制,但測速多不是事實。
蔡燕明表示,臺東縣境內包括闖紅燈等測速照相杆共計21支,只比嘉義縣多,算是全國最少的縣市,被外界說設置過多,不是事實,也不公平;至於有旅遊網紅提到的省道公路速限問題,畫設規定權責單位是公路局,警局及縣府沒有權利設置。
近期有旅遊網紅環島體驗臺灣交通問題,發現東部地區的測速照相過於密集頻繁,且道路速限設置也不合理,引起廣泛民衆討論。議員王文怡今天在定期會總質詢中,也播放這部影片,和警察局提出討論。她認爲國內旅遊減少和測速及速限問題有一定關連性。
王文怡指出,若一個鄉鎮或一個縣市測速照相密集、科技執法多,就算是觀光景點豐富,也會降低前往旅遊的意願,測速多及速限設計不良,也徒增開超壓力,因爲大家只專注儀表板有沒有超速,而不是前方瞬息萬變的路況,再來就是會增加出遊成本,罰單增加。
她建議未來即將成立的交通養護工程處,應該要和警局合作,針對縣境道路交通做全面檢討調整,有測速照相路段,且已明顯改善,該適時移除的就要移除,而不是永久都設置在那邊,最後愈放愈多,必須滾動式調整,才符合民衆及政策期待。
議員簡維國也曾於單位工作檢討表示,不能否認交通安全絕對比觀光重要,但是減少交通事故是不是就一定要裝測速照相杆?還是有其他解方?這都是可以有討論的空間,畢竟近來無論是在地民衆,還是外地遊客,都對於臺東境內的測速照相過於密集,感到非常反感,他也常接獲抱怨,建議警方應顧慮好感度。
根據縣警局資料顯示,光南迴太麻里鄉省道臺9線公路,北至美和村、南至多良村,全長約30公里,設置固定測速照相杆地點就10支,包括美和公車亭、三和國小、華源路段、新吉路段、北里路段、泰和路段、香蘭國小、新香蘭、金侖大橋及多良大溪路段。另計3處移動測速照相點。
臺東縣公路不僅有固定測速照相,還有移動式測速照相。記者尤聰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