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終止「嬰兒出口」 國家將全面接手海外收養事宜 保障兒童權利
7月19日開始,南韓政府將全面接手海外收養事宜,終結多年來由私人機構主理收養流程的機制,以進一步保護兒童權利。美聯社
韓國前鋒報報導,7月19日起,南韓政府將全面接手海外兒童收養事宜,正式終結多年來由私人機構主理收養流程的機制,期能進一步保護兒童權利,結束這個過去被詬病爲「嬰兒出口」的問題。
在韓戰後的逾70年裡,南韓海外送養兒童超過17萬名,專家表示,若納入非官方紀錄,人數更接近25萬,使南韓成爲海外送養兒童最多的國家之一。
國家兒童權利中心(NCRC)表示,「7月19日起,將由國家、地方政府與國家兒童權利中心(NCRC)執行目前由私人收養機構經手的(收養)事宜」,「所有流程都將植基於孩童的最佳利益,並依循跨國收養方面保護兒童及合作公約(Hague Adoption Convention)」。
根據新機制,未來國內及國際收養事務,將分別由兩部法律規範:「國內收養特別法」(Special Act on Domestic Adoption)和「跨國收養法」(Act on Intercountry Adoption)。這兩部法律2023年已獲國會通過,今年7月19日生效,南韓保健福祉部將成爲收養政策主要主管機關,並由地方政府與NCRC直接接監管收養流程。
在收養過程中,將由經認證的機構執行篩檢和監控,由法院負責最終安置。保健福祉部則將與其他國家協商收養流程,並監督兒童被收養後的福利。
兒童參與也被納入法規,無論被收養者的年紀多大,法院都須聽取被收養者的意見,廢止原先的13歲門檻。
南韓由接手收養流程,意味着領養紀錄將由私人機構轉移到NCRC手中。但一些被收養人表示,目前資料移轉過程目前不透明,且很混亂,對許多被收養者來說,領養紀錄(有時只是數十年前的一張手寫筆記,或收養表格),是他們與出生家庭及自身起源的唯一連結。
政府也承諾將建立永久收養檔案,但尚未宣佈時程。根據現行法律下,被收養者只有在生父母患病、且請求符合定義嚴格的醫療或法律標準,才能獲得生父母的個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