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上季 GDP 成長1.2% 美國關稅成為最大不確定因素
南韓經濟以一年多來最快速度擴張,內需在消費帶動下持續復甦,出口受半導體景氣支撐可望維持良好,但美國關稅的影響可能逐步擴大,爲前景籠罩陰霾。路透
南韓經濟以一年多來最快速度擴張,內需在消費帶動下持續復甦,出口受半導體景氣支撐可望維持良好,但美國關稅的影響可能逐步擴大,爲前景籠罩陰霾。
在此同時,南韓股市今年來表現居全球主要股市之冠,但未來成長動能很大程度也取決於美韓貿易談判結果。
南韓央行28日公佈,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去年同期成長1.7%,季增1.2%,均優於分析師預估中值1.5%與1%。
成長主要來自出口與製造業,分別較去年同期擴張6%與3.3%;建築業則下滑8.1%,爲主要拖累。受半導體與汽車出口推動,商品與服務出口年增創下一年來最快紀錄。
此時正值亞太經合會議(APEC)本週在南韓慶州登場。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週四會晤,南韓總統李在明將於週三與川普會談,雙方談判代表正針對修訂韓美貿易協定的細節進行磋商。
李在明日前受訪表示,雙方在首爾對美3,500億美元投資承諾的關鍵細節上陷入僵局。他強調:「美國當然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不應爲此對南韓造成災難性影響。」 今年7月,美韓達成初步協議,美方同意將南韓輸美商品關稅由25%降至15%,以換取首爾的投資承諾。
南韓央行表示,內需在消費帶動下持續復甦,出口受半導體景氣支撐可望維持良好,但美國關稅的影響可能逐步擴大。該行預估關稅將使今年經濟增速減少約0.45個百分點,2026年進一步削弱0.6個百分點。央行8月上調全年成長預測至0.9%,與IMF預測一致。
另據金融時報(FT)報導,在AI熱情高漲和公司治理改革的助陣下,南韓大盤Kospi指數今年來漲逾66%,是這段時間表現最好的主要股票指數。
相較於韓股過去三年大多時間股價淨值比低於1(意味多數投資人認爲股價沒有像公司資產那麼有價值)的情況,這是很大的轉變。
外資今年來對韓股買超2兆韓元(14億美元)。相形下,散戶投資人大抵上沒參與今年破紀錄的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