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警戒「立百病毒」 羅一鈞曝觀察:國際疫情無明顯改變

▲疾管署長羅一鈞。(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南韓政府8日正式把「立百病毒感染症」(Nipah Virus)新增爲一級傳染病,疾病管制署新任署長羅一鈞分析,主要是因爲南韓與南亞交流較密切、越來越頻繁,所以將疾病提升爲法定傳染病。他強調,目前國際疫情尚無明顯改變,國內也有在進行監測,後續會持續觀察國際疫情,若出現明顯變化,也不排除列爲我國法定傳染病。

外電報導指出,這是韓國自2020年引入四級分類系統以來,首次新增一級傳染病,這類級別針對的是死亡率極高的危險疫情,需要立即通報並隔離;南韓至今尚未通報任何立百病毒確診。

羅一鈞今日上午出席疾管署長交接典禮時受訪表示,立百病毒是熟知的疾病,目前疫情主要集中在印度與孟加拉這一帶,馬來西亞則有零星病例,整體評估來講,國際上的疫情跟流行病學並沒有明顯的改變,所以疾管署會持續觀察國際疫情的變化,「韓國可能因爲南亞交流較密切、越來越頻繁,所以預先把立百病毒提升到法定傳染病。」

羅一鈞表示,臺灣很早以前就開始有用其他監測方式讓臨牀可以進行通報跟檢驗,後續如果觀察到國際疫情有明顯的變化的時候,不排除評估把立百病毒列爲法定傳染病。

根據疾管署資料,立百病毒感染症初期的症狀與流感類似,有些無症狀,有些呈現輕微或嚴重急性呼吸道症狀。嚴重個案可導致腦炎及抽搐,並於24─48小時進展至昏迷。康復後,可能有後遺症,如抽搐或人格改變。

疾管署資料指出,臺灣目前沒有立百病毒感染通報個案;而該病毒可藉由蝙蝠及豬隻傳染給人類,人類大多數是直接接觸生病豬隻或經由呼吸道飛沫、接觸生病動物之口鼻分泌物或其組織所感染;食用到受感染果蝠尿液或唾液污染的水果或椰棗、樹汁等,也可能導致感染;另在孟加拉與印度疫情均發現,立百病毒可經由接觸患者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引起人傳人的案例,屬有限的人與人之間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