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本月首20日對臺出口激增58% 半導體支撐出口年增近10%

南韓釜山港貨櫃碼頭。 美聯社

南韓海關今(21日)公佈10月貿易初步數據,受惠於半導體需求持續,10月前20天經工作日調整後的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增9.7%;其中對臺灣的出口激增58.1%。相較之下,9月全月修正後的出口額則是年減6.1%。

南韓今年10月3日至9日適逢中秋連續假期,儘管10月初的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少,工廠產能與出貨量受到影響,出口仍出現反彈。

在主要出口項目中,半導體出口大增20.2%,船舶出口成長11.7%。汽車則因美國提高關稅影響,出口大幅下滑25%。

從出口目的地來看,對臺灣出口大幅增加58.1%,但是對美國出口大跌24.7%,對中國出口也下滑9.2%。

南韓做爲一個出口導向的經濟體,這項初步貿易數據是南韓央行本週四(23日)利率會議前最後一項主要經濟指標。多數經濟學家預期,南韓央行本週的會議預料維持利率不變,因爲貨幣政策須在管控出口風險、家庭債務增加與首爾房價持續上漲等議題之間取得平衡。

雖然出口獲得半導體支撐,但自「川普關稅」8月生效,美國對韓國商品加徵15%關稅以來,關稅壓力仍在持續累積。汽車關稅更是維持在25%,因調降的行政命令尚未簽署。部分出口商曾在年初提前出貨以避開加稅,但這類短期刺激效果已逐漸消退。

南韓與美國已於7月達成貿易協議,不過因爲3,500億美元投資的細節仍未敲定,相關協商目前停滯,正式的貿易協議一直還沒簽。南韓當局正尋求方法來減輕潛在資金外流對匯率的衝擊。

美國是韓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正式協議遲遲未籤,也加劇未來對美出口的不確定性,而美國是韓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

出口佔韓國GDP逾40%,美國又是韓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正式貿易協議遲遲未籤,增加對美出口的不確定性。與美國簽妥協議,被視爲穩定出口與提振製造業信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