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恐軍事衝突?中外學者不擔心 但直言1因素很關鍵
南海恐生軍事衝突?中外學者不擔心戰爭,但直言恐因誤判、誤解對方意圖而導致區域局勢惡化。(圖:Shutterstock/達志)
南海恐生軍事衝突?中外學者不擔心戰爭,但直言恐因誤判、誤解對方意圖而導致區域局勢惡化。(博鰲論壇官網)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藍孝威攝)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南海主題分論壇27日舉行,本屆分論壇以「點亮藍色,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爲主題,圍繞南海區域秩序構建、「南海行爲準則」磋商等議題深入交流研討。針對「南海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有多大?」這一問題,多位參會嘉賓不擔心會爆發戰爭,但直言可能因誤判、誤解對方意圖而導致區域局勢惡化。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
關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我也經常思考這個問題。從歷史角度來看,無論是南海問題還是臺灣問題,中國作爲一個已經具備充足能力尤其是軍事能力來解決問題的國家,卻始終保持克制,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
假設中國和菲律賓的衝突是因爲一條船,那麼如果用美國或俄羅斯的方法,問題肯定早就解決了。只是中國文明與西方的擴張性文明或俄羅斯的方式不同,我們更傾向於儘量剋制自己、不用軍事手段解決問題。
中國有一些核心利益,我們的做法是既要遏制其他國家對中國核心利益的侵犯,同時也在剋制自己,不要讓衝突升級。所以我的猜想就是:南海問題總體上可以保持和平,但這種和平是有底線的。這也凸顯了雙邊和多邊對話機制的重要性。
印尼外交部東協總司長、東協事務高官 西達託·禮薩·蘇約迪普羅:
東協的中心性體現在多個角度。首先,在地理和機構層面,東協的機制具有包容性,確保各方都能參與。經濟上,東協是中國第一大、日本第二大、美國第四大、歐盟第六大貿易伙伴。外交方面,東協會議已成爲聯合國之外規模最大的國際會議平臺——相較於歐盟會議缺席中國、印度、澳洲等主要國家,東協機制卻能匯聚各方參與。這種中心性在東南亞和中國海域議題上尤爲重要。我們可以看到,各方已通過雙邊管道積極解決爭端,多位高級官員在會晤中均強調維護南海穩定的重要性。
關於穩定性共識,儘管東協內部非常多元,部分國家甚至不是南海沿岸國,但地區穩定符合所有成員利益。例如,2023年我們四個部長髮布一份聲明,不僅關注包括南海問題在內的海上問題,還倡導中美開展高級別對話。東協內部有很多不同的元素,因此它能提供一些更全面的見解。
當然,東協也需要爲區域穩定注入更多活力並承擔更大責任。值得強調的是,雖然所有合作伙伴都表態支持東協的中心作用,但這種支持本質上源於各國認識到:維護東協的中心地位符合其自身利益。
越南外交學院高級顧問、前院長 阮武松:
我覺得要看情況。如果我們談論的是東協成員國,我們可以百分百確定成員之間不會發生任何敵對、戰爭或衝突,因爲東協有專門的機制來管理成員國之間的關係。因此,在這方面您可以放心。
至於東協與中國的關係,尤其是涉及南海爭端的聲索國,目前來看,我覺得可以排除公開的武裝衝突的可能性,但我們仍需考慮到可能出現的不穩定因素,比如誤判、誤解對方意圖,或者對某些事件管理不當。因此,相應的危機管理措施必須進一步加強。剛纔有人提到南海地區的衝突未造成人員死亡,但實際上,漁民在衝突中曾有傷亡。
與此同時,大國關係也影響着南海問題的演變。雖然美國跟中國打仗的可能性非常小,但誤判的風險依然存在,這些因素都需要納入考量。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 劉振民:
關於軍事介入和衝突的問題,我認爲這取決於本地區國家的能力。如果我們加強合作,就能避免衝突,同時也能防止外部勢力的軍事介入。這正是我強調要吸取俄烏戰爭教訓的原因——只有本地區國家珍惜並維護自身的和平,才能真正實現地區的穩定;相反,要是依賴某個大國的保護,那麼風險就始終存在。每個東協國家都需要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歷史上已經有過慘痛的教訓,例如越南戰爭持續多年,美國和法國都曾侵佔越南,這正是域外勢力干預東南亞帶來的後果。
關於中國與東協如何處理南海問題,我們已經通過多年實踐形成了有效的「雙軌思路」。一方面,中國與東協國家共同努力,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東協在這一過程中應發揮積極作用。另一方面,相關聲索國應通過談判解決爭議,相關分歧應由當事國之間協商解決。這點要堅持下去,我們的相關政策也始終沒有變。
印尼外交政策協會主席及創始人、印尼前副外長 迪諾·帕迪·賈拉爾:
在評估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時,我們必須保持務實的態度。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軍,而菲律賓的海軍預算高於其陸軍和空軍預算。此外,南海地區有數百名中國海警巡邏,同時也存在大量規則不清晰的“灰色區域”。因此,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東協和中國需要認真務實地設想哪些地方可能出問題,以及屆時該如何應對。我們可以利用兩軍之間的溝通管道以及現有的多邊機制,例如東協防長擴大會(ADMM)等,來加強管控。我們應當討論各種可能性,關鍵是不能自滿。雖然我並不認爲南海會爆發戰爭,但情況惡化的可能性也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