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案宣判9週年 菲律賓籲中國遵守仲裁結果

明天是菲律賓與中國的南海仲裁案結果宣佈9週年之日,菲律賓政府呼籲中國遵守判決結果,勿繼續以恫嚇侵犯行爲危及區域安全與穩定。

菲律賓智庫Stratbase今天在馬卡蒂市(Makati)舉辦南海仲裁結果宣佈9週年紀念活動,菲律賓外交部長拉薩洛(Maria Theresa Lazaro)在預錄的影片中說,常設仲裁法院的判決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是菲律賓海洋政策的基石。

拉薩洛在馬來西亞參加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外交部長會議,未能出席這場活動。

她感慨,判決結果宣佈迄今已9年,中國持續無視仲裁結果,透過非法、恫嚇及侵犯行爲,危及菲律賓的海洋利益,以及區域穩定與繁榮,令人擔憂。

拉薩洛說,所有國家無論大小與力量,都必須依國際法克盡義務和責任,包括遵守國際仲裁機構的判決。

7月1日新上任的拉薩洛也提到菲律賓海洋政策的四大指導方針,包括:與理念相近國家結盟、推動以法治爲基礎的國際秩序、倡導南海仲裁結果,以及與中國維持溝通管道。

她說明,遏阻不只是軍事概念,也包含透過外交手腕取得的保證。因此,雖然南海緊張已衝擊菲中關係,但基於「戰略考量」,菲律賓仍繼續與中國對話,根據事理與中國抗爭,但在有利的事務上合作。

另一方面,菲律賓國防部今天發表聲明說,南海案仲裁結果確認了菲律賓對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棚的主權權利,也宣示國家行爲的唯一合法標準是「法治」,而非拳頭。

菲律賓國防部表示,所有沿海國家的權利都應在國際法下得到尊重,並強調捍衛主權和管轄權並非挑釁行爲,而是一個國家的職責。

中國援引歷史依據,主張擁有幾乎整片南海,菲律賓則援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主張可獨享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的資源,兩國索討的海域範圍有所重疊,爭端存在已久。

2012年4月菲中船艦在黃巖島(又稱民主礁)發生對峙,中方最終實質佔領黃巖島,菲律賓遂於2013年把爭議告上設於荷蘭海牙(The Hague)的常設仲裁法院(PCA)。

常設仲裁法院2016年7月12日裁決,中國的九段線(現爲十段線)在國際法之下不具效力,菲律賓可獨享專屬經濟區的資源。中國不接受也不承認仲裁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