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將我駐處片面降級 當地媒體批「拋棄曼德拉智慧」動搖雙邊互信

▲南非強行把我外交部「南非臺北代表處」更名爲「臺北商務辦事處」,並限期在3月底前遷出首都普利托里亞(Pretoria)至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圖/翻攝Google地圖、南非外交部官網)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南非政府近日片面將臺灣駐南非代表處更名、降等,並逼迫駐處遷離首都普利托利亞,引發各界關注與反彈。我國外交部除表達嚴正抗議並研議限制晶片輸往南非作爲反制外,南非媒體日前也刊出報導,質疑此舉「背離南非一貫強調的民主價值與外交自主」,報導更指出,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當年曾以高度智慧處理對臺關係,如今相關協議卻遭到拋棄,不僅動搖雙邊互信,也使南非外交政策的正當性受到挑戰。

自去年10月南非政府迫臺遷館以來,美國、日本、英國、法國、義大利等 G7 國家的國會議員和政要相繼譴責,國內也有不小質疑聲浪。

南非國家廣播電視公司(South Afric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SABC)日前在社羣平臺刊出報導影片回顧臺灣與南非外交關係歷史並指出,1996 年南非宣佈將於隔年底與臺灣斷交,時任南非總統曼德拉雖承認北京的「一中政策」,但也強調將與臺灣維持「非外交之最高層級關係」;前外長蔣孝嚴則隨即宣佈終止各項臺灣對南非的發展援助計劃。1998年1月,南非正式轉向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結束與我國的邦交關係。

然而,近日南非政府未與我國協商、單方面於官方公報逕自將駐南非兩個代表處名稱更改爲「臺北商務辦事處」,並將駐普利托利亞館舍地址改列爲約翰尼斯堡。對此,外交部於8月29日嚴正抗議,並考慮限制南非取得我國晶片,以迴應南非政府的脅迫。

報導提及,對於南非政府迫我遷館一事,南非青年表示強烈質疑。南非金山大學國際關係學系的學生也在與非洲民族議會(ANC)前國會議員對談時質疑南非政府的決定,他們認爲,南非選擇向有人權問題的中國靠攏,卻背棄與共享民主價值的臺灣合作,「是否代表南非的外交政策不一致」,並質疑斐中建交是否符合南非預期效益。

對此,ANC「全國執行委員會(NEC)」前成員暨前國會議員 Saki Macozoma 迴應,「若我是南非外交部(DIRCO)負責人,我不會這麼做。」他指出,迫使臺灣遷館一案「並無助於提升南非與中國的關係」。

Macozoma補充,南非需要臺灣的晶片發展汽車產業,若他是 DIRCO 負責人,他會抗拒中國壓力將本處遷往約翰尼斯堡,遷處一事是「小題大作」。

對此,我國駐南非代表處大使廖文哲則批評,南非此舉等同拋棄1997年兩國之間的換文協議,「是否否定了曼德拉總統的智慧?」他強調,當年的協議是經過曼德拉政府的精心制定,已將聯合國第 2758 號決議與南非外交轉向後的臺斐關係納入考量,確保臺灣與南非仍能維持實質互動,如今卻遭任意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