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文化橫越太平洋 臺東舉辦航海技術與造舟經驗分享會

▲臺東舉辦航海技術與造舟經驗分享會。(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記者楊漢聲/臺東報導

一場橫跨太平洋的文化旅程,爲臺東帶來珍貴的國際交流。爲深化與南島語系國家的文化連結,臺東縣政府今11日舉辦「海洋文化領航-南島國際交流活動」造舟文化分享會,邀請來自關島、密克羅尼西亞與臺灣的三位重量級航海者,分享他們的造舟經驗與無動力航行智慧,吸引不少民衆前來聆聽。

活動講者包括關島資深航海家與獨木舟工匠 Ronald Acfalle、來自密克羅尼西亞的傳統領航大師 Sesario Sewralur,以及長年關注原住民族海洋文化的臺灣紀錄片導演張也海.夏曼。三人各自從不同文化脈絡出發,向聽衆介紹南島民族如何以星象、風向、潮汐與海流等自然元素爲導航工具,進行長距離的跨洋航行。

此次活動源自縣府與海洋委員會共同推動的「南島文化傳統舟船國際交流活動」,並與帛琉的密克羅尼西亞航海協會合作,促成傳統無動力帆船 Alingano Maisu 號於4月20日自帛琉啓航,航程歷時約三週、橫越太平洋,最終抵達臺東。這艘帆船完全仰賴傳統技術操作,航行全程不依賴現代導航設備,是對祖先航海智慧的實踐,也是文化傳承的具體展現。

臺東縣長饒慶鈴在活動中表示,臺東擁有豐富的南島文化資源,包括蘭嶼的拼板舟、阿美族的竹筏傳統技藝等,縣府持續在東海岸莿桐部落推動「海洋學習基地」建置,培育新一代的造舟與航海人才。她也指出,Alingano Maisu的到訪,不僅象徵着文化的跨海連結,更開啓南島世界與臺東在地文化對話的新契機。

會中,擁有35年航海經驗的Sesario Sewralur分享此次航行過程,並強調傳統航海技術中,自然觀測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同樣重要。他目前於帛琉社區學院任教,致力於培育年輕一代的傳統航海人才。來自關島的Ronald Acfalle則介紹查莫洛族文化與帛琉舟船技藝,並分享自己復振族羣航海身份的心路歷程。

臺灣導演張也海.夏曼則透過自身紀錄片《尋路航海》的創作經驗,分享臺灣原住民族與海洋的深厚關係。他表示,原住民族的造舟過程不僅體現技術,更承載對自然與祖靈的尊重,是一種文化與精神的延續。

活動當日適逢母親節,饒慶鈴縣長也特別準備康乃馨鮮花,於中場休息時間贈予67歲、爲此次航行唯一女性水手的 Carr Andrea Yamaoka,稱讚她的堅毅與勇氣,並祝福她母親節快樂,爲整場活動增添溫馨氣氛。

透過這場國際性的造舟文化分享會,臺東向世界展現其深耕南島文化的努力,也讓更多民衆認識傳統航海智慧的價值與魅力,爲南島語系文化的延續與推廣持續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