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暴雨釀災…經濟部發5組圖卡秀「治水」績效 災民轟:敢不敢下來勘災

受到西南氣流與低壓帶影響,雲嘉南及高屏地區近日連續遭致災性豪雨侵襲,多處低窪地區傳出嚴重積淹水,高雄、屏東部分地區30日仍宣佈停班停課。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受到西南氣流與低壓帶影響,雲嘉南及高屏地區近日連續遭致災性豪雨侵襲,多處低窪地區傳出嚴重積淹水,高雄、屏東部分地區30日仍宣佈停班停課。然而,經濟部卻在官方臉書貼出5組「改善前」vs.「改善後」治水成果圖卡,強調前瞻基礎建設已顯著縮小淹水面積、加快退水速度,卻因發佈時機及用詞不當,引發部分災民與網友不滿,留言區出現激烈論戰。

經濟部29日指出,面對極端降雨來襲,前瞻建設持續發揮防洪功效。以臺南後壁無米樂社區爲例,2018年0823豪雨6小時累積232.5毫米雨量,曾造成469公頃淹水面積,這次328毫米雨量僅淹5.45公頃,減少達98%。

又如嘉義縣鹿草鄉荷包嶼生態園區於2017年海棠颱風期間,24小時累積248.5毫米雨量,曾淹水16小時,這次在312毫米降雨下,僅4.5小時完成退水。至於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022年0804豪雨24小時累積190.5毫米雨量,曾淹水半小時,這次232.5毫米雨量卻未發生淹水情形。

其他如雲林縣水林鄉尖山元天宮前,2021年0731豪雨24小時累積雨量達308毫米,曾淹水36小時,這次雨量413.5毫米,則在半小時內完成退水。另外元長鄉山內村於2017年海棠颱風期間,3小時累積雨量47.5毫米,淹水12小時,這次雨量68毫米,10分鐘立刻退水。

然而前瞻治水圖卡曝光後,引發民衆兩極反應。批評者質疑「可是我住的地方20年沒淹水,第一次淹水又是怎麼回事」、「敢不敢直接下來勘災啦」、「喪事喜辦最會了」、「大罷免失敗纔想到南部災民」、「這幾個地方沒淹了,淹去別地方」。支持者則留言肯定近年治水成效,認爲「臺南永康、安南等區明顯改善」、「非常感謝,用圖卡清楚說明」、「辛苦了,臺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