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韓首腦會談同款平壤冷麪 首爾京畿道「藍絲帶」餐廳吃得到

無緣到北韓旅遊,或許可透過道地的北韓料理,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窺見當地人民的生活面向。(陳韻萍攝)

味覺也是回憶的一種,充滿在地特色的美食,絕對是旅遊不可錯過的重點項目,透過飲食,也可窺見當地人民的生活面向。神秘的北韓,近期因爲大型度假村落成,再度成爲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想到北韓旅遊,程序繁雜且費用不低,加上政治帶來的不安全感,每每讓人卻步;無緣到訪北韓,或許可透過道地的北韓料理,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

位於首爾京畿道的「同袍飯桌Dongmu Bapsang」,由脫北主廚尹鍾哲(音譯)經營,是目前首爾少數能品嚐到正宗北韓飲食的餐廳。(陳韻萍攝)

提到北韓料理,大衆最直接聯想到的應該就是平壤冷麪,位於首爾京畿道的「同袍飯桌Dongmu Bapsang」,是家可品嚐到北韓正宗料理的餐廳,由脫北主廚尹鍾哲(音譯)經營,是目前首爾少數能品嚐到正宗北韓飲食的餐廳。該餐廳自2017年起,持續被列入「藍絲帶(Blue Ribbon)」美食指南,「藍絲帶」是韓國美食餐廳指南,爲韓國版的米其林指南。

「同袍飯桌」自2017年起,持續被列入「藍絲帶(Blue Ribbon)」美食指南,「藍絲帶」是韓國美食餐廳指南,爲韓國版的米其林指南。(陳韻萍攝)

尹鍾哲不只是位脫北者,他也是北韓平壤「玉流館」的前主廚。「玉流館」由北韓對外貿易機構「朝鮮玉流貿易公司」經營,在北韓首任主席金日成的指示下,於1960年8月13日開業。「玉流館」曾於1980年與2000年兩度授勳國家勳章第一級,並於2011年授勳金日成勳章。該餐廳作爲北韓最具代表性的高級餐廳之一,也經常被用作國家級活動的宴會場所,包括2000年、2007年、2018年,南北韓首腦會談期間,雙方的領導人就曾在「玉流館」享用午餐。

平壤冷麪是以蕎麥麪條爲主,2022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陳韻萍攝)

「同袍飯桌」必吃料理「平壤冷麪」,味道單純不復雜,與大衆平常吃慣風味濃郁且多層次的韓國料理截然不同;另有加了韓式辣醬的「平壤幹拌麪」,風味較湯麪更強烈。(陳韻萍攝)

在北韓以冷麪聞名,更有「平壤『玉流館』,咸興『新興館』」的說法,足見其盛名;而根據朝鮮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尋找平壤冷麪的原祖》節目報導,「玉流館」每日冷麪銷售量預估超過1萬碗。平壤冷麪是以蕎麥麪條爲主,搭配多種配料,並倒入冷卻的肉湯與水蘿蔔辛奇湯等冷湯製成的平壤傳統鄉土料理,於2022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同袍飯桌」主廚尹鍾哲離開北韓長達25年,爲了忠實呈現北韓料理的風味,他堅持不外食,避免味覺受到南韓飲食的影響。(陳韻萍攝)

「同袍飯桌」主廚尹鍾哲離開北韓長達25年,爲了忠實呈現北韓料理的風味,他堅持不外食,避免味覺受到南韓飲食的影響,因爲這樣的堅持,餐廳多年來入選韓國「藍絲帶」美食指南。到訪「同袍飯桌」,必吃料理非「平壤冷麪」莫屬,湯色清澈,搭面吃的配料有半顆水煮蛋、一片肉片與西瓜、蘿蔔片等,很家常的一碗麪,味道單純不復雜,與我們平常吃慣風味濃郁且多層次的韓國料理截然不同,但反倒凸顯了正宗平壤冷麪的風味單純不復雜,可以品嚐到食材的原味。另有加了韓式辣醬的「平壤幹拌麪」,風味較湯麪更強烈。

「無皮餃子湯」可吃到無皮餃子、韓式年糕、蛋絲,滋味清爽濃郁兼而有之,鹹淡適中很順口。(陳韻萍攝)

「無皮餃子」是臺灣民衆較少吃到的北韓家常菜,外表像極了肉丸子的這道北韓料理,在北韓平安道地區常見,不使用餃子皮,僅以餃子餡製成。(陳韻萍攝)

此外,「無皮餃子」也是臺灣民衆較少吃到的北韓家常菜,外表像極了肉丸子的這道北韓料理,在北韓平安道地區常見,因其外形圓滾滾而得名。「無皮餃子」真的沒有一般常見的白色餃子皮,餡料製作與一般餃子餡相似,將餡料揉成直徑約2.5公分的丸子狀,外層裹上蛋液與麪粉後蒸熟即可享用。「無皮餃子」以蛋液和着麪粉取代傳統餃子皮,體現了小麥粉稀缺的山區地帶,平安道的飲食特色,不使用餃子皮,僅以餃子餡製成。「無皮餃子」也可加上韓式年糕、蛋絲,做成「無皮餃子湯」,滋味清爽濃郁兼而有之,鹹淡適中很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