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將土地盤活與竣工違約金掛鉤 鼓勵企業投資擴產

如何盤活低效或閒置存量土地?

7月3日,上游新聞記者從南岸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該區通過創新實施違約金減免和落實有關優惠政策措施實現,激發企業盤活低效閒置存量土地意願,擴大了項目的投資和產能。

今年上半年,南岸區在對美的項目招商引資工作中,就由政府與企業協商,通過這一方式激發了企業投資動力,促進企業將集團新項目引入南岸區。

目前,政企雙方已簽訂投資協議,已完成方案審批並取得規劃許可,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共包括2棟廠房、1棟立體庫和部分配套建築。企業正在緊鑼密鼓推進盤活前期工作,有望實現7月動工,直接盤活閒置存量土地約239畝,預計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超20億元。

爲提升土地畝均效益,打通企業資產盤活的堵點,南岸區積極推動閒置存量土地處置工作,明確從項目談判、產業准入、簽訂招商合同等環節提出具體要求,建立《履約監管協議》和《土地出讓合同》“雙合同”管理機制,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建立開工、竣工履約監管、達產複覈考評機制。

“將土地盤活與竣工違約金掛鉤。”南岸規劃和自然資源事務中心主任葉斌介紹,南岸區對主動盤活閒置存量土地或引入新的投資主體的企業,指導園區按照“以用爲先”原則激發企業盤活意願,並結合項目週期和土地盤活路徑時間節點,制定“一企一策”方案,科學確定違約金處置方式,最終提請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後實施,有效喚醒了“沉睡”的土地資源。

操作方式上,具體由企業提出盤活方式,或引進新的投資主體,或繼續開發建設,政府與企業簽訂《土地盤活協議》來解決竣工違約金問題,並以簽訂轉讓協議、設定新的投產指標等爲導向,分類確定後續處置方式,從而有效破解盤活與處置的雙重難題。

上游新聞記者 郭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