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特預計7/15登錄興櫃 今年營運續拚雙位數成長
▲耐特董事長陳勲森。(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先進材料製造商耐特(8058)將於7月15日登錄興櫃,董事長陳勲森今日表示,公司近年成功轉型切入半導體及BBU伺服器關鍵材料,預計今年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全年營收將力拚雙位數成長、續創歷史新高,明年第二季將遞件申請上市。法人關注其同步佈局航太材料領域,可望於8月底取得AS9100D國際認證,正式跨足航太供應鏈。
耐特成立於1988年,早期以塑膠產品供應鴻海、嘉澤等連接器大廠爲主。6年前陳勲森看見中國材料技術加速追趕,決定啓動轉型,並因助晶圓傳載大廠家登解決供料危機,得以一舉打進半導體高門檻市場,開啓新成長曲線。
陳勲森回憶,當年家登與美商英特格陷入專利訴訟,供應鏈受限、面臨斷料壓力,透過全國青創總會牽線,雙方攜手投入晶圓傳送盒材料開發。耐特不僅導入無塵室生產環境,更歷經數百種配方測試,最終順利通過國際晶圓大廠認證,成爲家登晶圓盒的主要供應商。
目前耐特擁有彰化與上海兩座工廠,總年產能逾4萬噸,並設有三條半導體專線。在IC Tray、光罩盒、FOUP等高潔淨材料領域已有量產成果,並打入韓國客戶供應鏈;BBU伺服器材料方面,3.5kW與5.5kW產品已放量出貨,8.5kW與12.4kW新規格也正與客戶共同開發。
耐特去年度營收達23.7億元,年增12.78%,稅後淨利1.45億元、年增逾115%,每股稅後盈餘2.27元,營運三率三升。公司指出,今年上半年BBU出貨已超過去年全年,下半年半導體材料出貨將進一步放量,有望帶動全年業績續創新高。
耐特總經理陳宇涵補充,除半導體材料持續深化,航太材料也在佈局當中,樣品已送交美國客戶測試。公司預計今年底通過AS9100D認證,搭配現有複合材料技術,將成爲耐特未來三到五年成長主軸。
在產品應用方面,公司亦持續開發具高耐溫、耐燃、防火、高導熱等特性的新型材料,服務5G、WiFi、儲能與3C散熱需求,並計劃導入更多多元材料平臺,提升競爭門檻。
耐特2023年營收以電子電機產品爲大宗,佔比38%,其餘依序爲運動醫療22%、汽機車15%、半導體9%。營收區域則以中國佔40%、臺灣38%、美洲14%、亞洲其他地區7%。公司強調,因採美元採購與銷售爲主,具自然避險機制,新臺幣升值影響有限。
展望未來,耐特將持續深化半導體、航太與AI伺服器三大高成長應用領域,力拚轉型升級爲具全球競爭力的關鍵材料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