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山羊疫病防控技術指導

奶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俗稱“爛肺病”,是由山羊支原體山羊肺炎亞種引起山羊發生的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臨牀上以食慾不振、發熱和呼吸困難、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爲主要特徵。主要經飛沫傳播。早春、秋末和冬初多發,氣候陰冷潮溼、羊羣密度大和營養不良等情況會加重該病發生。建議全縣廣大養殖戶做好以下幾點:

1.免疫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是有效防控此病的手段。可在每年春季、秋季對易感羊進行免疫。發病後應及時對周邊易感羊加強免疫。首次免疫的羊羣,間隔3周再加強免疫一次,免疫羊羣,每半年加強免疫一次。

2.對發燒的羊降溫時要防止體溫過低引起死亡,緩慢降溫療效較好。選擇對支原體有效的藥物對症治療,治療時藥量不宜過大或頻繁更換藥物品種。對支原體有效的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及四環素類藥物都可,如阿奇黴素、克拉黴素、泰樂菌素、替米考星、多西環素等等。內服可用中藥,板青顆粒+黃芪多糖+麻杏石甘散,禁止內服抗生素。

3.加強生物安全。強化消毒措施,降低病原污染,謝絕無關人員接觸羊只,現階段不建議從外新購羊只,必須購入時,在混羣前要隔離觀察30天,可用2~4%的火鹼或者10~20%的漂白粉對場地消毒。同時注意羊只營養狀態,及時補飼,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