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春節檔“鬧海”啓示錄:舊時的“思維”與今日的“神”

本報記者 張靖超 北京報道

當春節檔開啓僅僅3天,市場的走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2025年1月30日,即春節檔第二天,《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的排片比例爲25.3%,票房佔比爲35.4%。從1月31日開始,《哪吒2》的以上兩項數據開始逐日走高,2月1日至今,該片收穫了每日市場大盤一半以上的票房。此外,據媒體報道,在國內部分城市,即使是在深夜凌晨放映的《哪吒2》,也座無虛席;甚至部分城市不得不將閒置的禮堂作爲臨時的放映地點,以滿足觀衆的觀影需求。

可以說,2025春節檔完全變成了《哪吒2》的個人秀。業界對2025春節檔的猜想也從“‘最強春節檔’的冠軍會是哪部電影?”變成了“《哪吒2》究竟能創造多高的新的中國影史票房紀錄?”“《哪吒2》是否會在票房和觀影人次兩個層面都創下有史以來的第一”?

“可以說,在此前的任何一個檔期,都沒有出現過今日的情況。”一位影院管理公司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說道,“我們必須承認《哪吒2》的影片質量很出色,但是過去幾年豆瓣評分超過《哪吒2》的也不在少數,所以這個片子如此火爆的市場表現背後絕不只是內容質量。”

記者綜合多位業內人士的觀點,總結該片成爲現象級影片的原因如下:一是過硬的內容質量,這是影片獲得市場與口碑雙豐收的基礎;二是影片的內容有多處與現實生活的相通之處以及暗喻,引發了多個年齡段觀衆的強烈情感共鳴;三是相比同檔期的多部影片,《哪吒2》的IP是最年輕的,這也意味着其束縛最少,創作思維也是最容易貼近當前時代潮流與居民需求的;四是同檔期其他影片的表現不佳,進一步助推了《哪吒2》的“一飛沖天”。

截至記者發稿時,2025春節總票房爲82.97億元,刷新了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紀錄,其中《哪吒2》票房爲39.9億元,佔比近一半。

《哪吒2》的市場“戰力”

“在檔期開始前,以及春節檔的第一天,我們公司內部都認爲,這會是一次相對‘勢均力敵’的春節檔,畢竟每一部來頭都不小。但是根據市場表現,在1月30日,市場表現其實就出現了一定的分化。”上述人士告訴記者,表現分化體現在上座率、場均人次、觀衆畫像、各平臺傳播情況等幾個方面。

首先在上座率方面,記者從貓眼專業版瞭解到,自2025春節檔開始後,《哪吒2》的上座率便一直保持在50%以上,其他5部影片則均處於逐日下滑的趨勢;在場均人次方面,《哪吒2》自2025年1月29日開始便一直處在第一的位置。“這兩項數據可以反映出觀衆對《哪吒2》的市場認可度更高,畢竟這是觀衆用腳投票、花了真金白銀的最終結果。”該人士說,“影院從市場供需的商業層面考慮,必然會增加《哪吒2》的排片供給,但之後的幾日數據顯示,觀衆的觀影熱情不減,那麼影院就會一直增加排片,直到供需達到平衡。”

在購票的觀衆方面,《哪吒2》也處於最均衡的位置。“雖然說,目前國內的觀影主力是女性羣體,春節檔的家庭觀影占比高,但並不代表男性的觀影需求不被各方考慮,往年的《流浪地球》《紅海行動》《飛馳人生2》這些春節檔的爆款影片,就是男性觀衆佔比較爲突出。”該人士說,“《哪吒2》的優勢在於全面,片中的殷夫人、石磯娘娘等角色與內容吸引了女性觀衆,動畫與閤家歡的屬性也穩固了家庭觀影的票倉。同時,在一些社會議題上也引發了男性觀衆的共鳴。李靖夫婦與東海龍王讓爲人父母的觀衆深感觸動,哪吒與敖丙的角色性格,也讓年輕觀衆感到熱血。可以說,在觀衆層面,該片做到了真正的包容,即使不在2025年春節檔上映,放在任何一個檔期,《哪吒2》都會成爲年度乃至影史爆款。”

在2025年春節檔開始前,“熊出沒”系列被視作春節檔的標尺,也是最有閤家歡屬性的春節檔影片“常客”。“但‘熊出沒’在很多觀衆心中,仍有‘低幼向’的表現,其他春節檔影片也有一定潛在受衆羣體劃分,但《哪吒2》本身的全年齡屬性,更符合春節的歡快氣氛。”文娛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如是說。

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此前向記者分析6部春節檔影片的競爭重合度時表示,《熊出沒:重啓未來》的最大競爭者就是《哪吒2》,此外,《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以下簡稱《封神2》)、《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以下簡稱《射鵰》)、《唐探1900》、《蛟龍行動》的同檔期競品中,《哪吒2》的排名不是第一便是第二。

在傳播層面,貓眼專業版顯示,從2025年1月30日開始,《哪吒2》在全網的日增曝光傳播人次方面就一騎絕塵,遙遙領先其餘5部影片。若從累計的曝光傳播人次數據來看,到2月2日,《哪吒2》也完成了對映前熱度最高的《射鵰》的反超。

截至2025年2月3日下午6時許,《哪吒2》的累計票房已超過39.9億元,貓眼專業版預測到2月9日,該片上映12天時,將衝擊中國影史票房第一的位置,且最終有望斬獲68.17億元的票房。燈塔專業版在2025年1月28日對《哪吒2》的最終票房預測爲43.51億元,隨着該片每日刷新不同的中國影史各項紀錄,燈塔專業版每日都在商調最終票房預測值,截至記者發稿時,燈塔專業版的預測爲70.98億元。

“從目前的趨勢看,《哪吒2》在2025年1月29日至2月4日的春節檔票房必然會突破40億元。而按照以往的經驗,很多影片在春節假期結束後還能繼續收割票房。按照後續定檔的影片名單來看,除了2月14日上映的《美國隊長4》外,暫時還沒有有力的競爭者,這也意味着,《哪吒2》的後續窗口期還很長。”上述影院管理公司人士說,“《哪吒2》打破《長津湖之水門橋》保持的中國影史票房紀錄是大概率事件,但懸念在於,最終數值會有多高,以及在觀影人次上能否打破由《戰狼2》創下的、塵封6年的1.59億人次的紀錄。”

過時的大片

在2025春節檔開始前,6部影片因特效影片多、IP基礎雄厚、類型豐富、主創號召力強等原因而被業界稱爲“有史以來最強、競爭最激烈的春節檔”。然而,從檔期首日開始,就陸續有影片在競爭中不斷掉隊。

最先掉隊的是《蛟龍行動》,首日排片佔比僅7.7%,票房佔比僅4.1%,截至記者發稿時,累計票房爲2.6億元,貓眼專業版與燈塔專業版對該片的最終票房預測分別爲3.6億元與4.08億元。作爲映前熱度最高的《射鵰》,其排片與票房在上映首日也出現了倒掛,隨後便一路走低。貓眼專業版與燈塔專業版對其最終票房預測均在6.5億元上下。春節檔“常客”——“熊出沒”系列,其每日排片都在9%上下,在2月1日更是反超了《射鵰》,排在檔期第四位。不過其日票房呈現逐日走低的態勢,已從1月29日的1.38億元減少至2月3日的約4000萬元。《封神2》的首日排片佔比與票房佔比保持一致,但從第二天開始,也出現了排片佔比高於票房佔比的現象。兩大平臺對該片的最終票房預測均在12億元左右。暫列票房榜第二位的《唐探1900》直至2月1日纔出現排片與票房的倒掛,但在1月30日,《哪吒2》的日票房就高出《唐探1900》近1億元,此後這一差距每日都在放大。

“從事後覆盤其實可以看到,除了《哪吒2》之外的5部影片中,有兩三部雖然是續作,但是要麼前作的時間隔着有點遠,要麼籌備立項時間遠,換句話說,是電影市場上一個階段的產物。”從事電影製片的金妍分析認爲,“在2018或者2019年之前的一段時間,業內一度認爲,只要是視效大片,就能夠給觀衆帶來小屏幕所沒有的感受。此外,在此之前,業界對流量過度追捧,在2017年的《戰狼2》後,又掀起了一窩蜂的拍主旋律影片的熱潮。所以有一段時間出現了重特效、重流量、重題材,卻相對輕內容的現象。在2025年春節檔的幾部影片中,我們仍能看到這些現象的影子。”

記者瞭解到,“封神”系列於2018年便開機拍攝,原計劃在2020年至2022年陸續上映,但因主控方北京文化暴雷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其後期製作受到影響,上映時間一拖再拖。《蛟龍行動》是2018年年度票房冠軍《紅海行動》的續作,在博納影業於2022年8月在A股上市後發佈的第一份半年度報告中,就提及《紅海行動》(原名《紅海行動:虎鯨行動》)已立項。目前《封神2》的豆瓣評分是所有已開分的春節檔影片中最低的,爲6.2分,《蛟龍行動》則是6.5分。此外,《唐探1900》是“唐探”系列第四部院線長片,首部於2015年賀歲檔上映,雖然第二部與第三部的票房持續增長,但豆瓣評分卻從第一部的7.7分降至第三部的5.3分,《唐探1900》的口碑則有所回暖,截至目前爲6.5分。

“此前過度爆炒個別影片,帶來了預售狂歡,但在觀影上各種低於預期,帶來了觀影者的票房轉移。”張書樂表示,“同時,視覺盛宴也有審美疲勞,往年票房虹吸,要麼是視覺盛宴,要麼多少帶有一定的思辨,而2025年的春節檔大片,大多走向視覺盛宴的極端享受,《封神2》也好《射鵰》也罷,在戰爭場景上甚至無法和此前國產視覺大片相媲美,這也讓審美疲勞進一步爆發。”

據燈塔研究院與中國電影家協會於2024金雞電影節期間發佈的《2024中國電影觀衆變化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觀影動機方面,有吸引力的故事或題材、視覺特效衝擊感強、有刺激有爽感是排在前三位的觀影動機,在此之外,有情感共鳴的內容雖然不是觀衆進場的第一動力,卻是被廣泛討論的內容,這是支撐影片長線趨勢的基礎。此外,口碑評分差、(劇情內容)俗套狗血、題材故事沒有吸引力、製作粗糙是排在前列的阻礙觀衆進場的主要原因。

“在好的內容基礎上,觀衆需要足夠吸引眼球的故事、極致的情緒釋放、強話題共鳴。”《報告》最後總結道,“觀衆對內容本身的要求越來越高,未來的內容創作將變得越來越‘卷’。”

“《哪吒2》創下的市場奇蹟讓人咋舌,但是週期長達5年,這對於志在建立工業化的中國電影行業來說,僅有一個《哪吒2》或者《流浪地球》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及時感知市場變化並調整創作與製作,提高上游製作效率。”金妍說,“春節檔的盛況告訴我們,不是觀衆不看電影了,而是一部分供給是過剩的、與觀衆需求不太匹配的。”

(編輯:吳清 審覈:李正豪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