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想不開的大佬

前幾天,居然之家的老闆離世,好多人在那裡哀嚎,說什麼民營企業家太難了,呵呵,現在還在說這話的人,要麼是一起佔過便宜,要麼就是腦子被驢踢了。 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 當年地產野蠻發展的年代,我在某民營老闆手底下摸魚,某天跟他一起赴一個局,當時聊起拿一塊地,我直接就說了,這樣走招拍掛的流程恐怕有點難,老闆當時臉色就變了,回來就指責我不懂潛規則,大概的意思是,哥拿地哪裡需要那麼麻煩,搞定領導就行了,聽他這麼一說,我馬上就想好了提桶跑路了。 原因無他,你丫都賺到了多少個小目標的身價,還如此不講究,想着如何以後把自己洗白了走正道,發家的時候迫不得已,幹了點不地道的事,你得知道,自己乾的事不對,得想辦法更正過來,而不是把它當成了所謂的先進經驗,隔三差五復刻一下,但凡遇到個明白人提醒一下,你還當別人想害你,那你不死誰死? 現在他成功的當上了老賴,過上了被各種追債的無縫隙問候的熱鬧日子。 還好老哥心志堅定,極度怕死,不然的話,早就上天台了。 當然了,我寫這篇文章不是想嘚瑟自己有多會看人,的確,我也挺會看人看勢的,且在大勢面前,心智異常堅定。 作者想說的是,並不是民營企業家難,而是那些從前養成了壞毛病,積攢了一大堆問題的企業家,到了現在這個監管格外嚴格的年代裡,日子真的很難。 很多人,賺了不該賺的錢,比如說,正常經營,他是沒辦法賺錢的,只能靠偷稅漏稅,各種鑽空子,才能賺到錢,那麼到了金稅四期上線以後,你問他做生意難不難,他當然要說難了。 但如果一個人一開始做企業就老老實實的納稅,大概率起步階段會非常困難,還要被很多同行笑話,但如果能堅持下來,一直堅持到底,那麼到了一起面對金稅四期的時候,他會覺得難做嗎? 還有人說,你這是詭辯,有時候一個行業就這麼不行了,咋說?比如地產行業。 講真,作爲在行業裡混了很多年的老油條,隨便拿哪一家幹崩了的企業來說事,你就問問它爲啥崩? 槓桿太高,拿地不規範,基本就是這兩條了。 還有人說,一直都這麼高的槓桿,以前怎麼行,還不是三條紅線把行業給坑了的。 親,一直如此就是對的嗎? 任何行業,都不可能允許你永遠高速膨脹,20年前,你玩高槓杆可能問題不大,市場發展能消化很多問題,但現在,你還能這麼幹嘛? 20年前,幹啥都需要計劃生育證,現在國家都給你發生育補貼了,連最基本的人口政策都不一樣,市場的基礎都變了,你還跟我以不變應萬變? 記得15年上半年,地產行情還不是很好,我當時還在論壇上跟大家說,有錢可以買房,沒問題,但到了19年,我就跟大家說了,不要在盲目迷信地產永遠不會下跌了。 記得當年還寫了一篇《地產2019》裡面預告了地產企業們的結局,野心很大,想幹大事的,基本都要噶的。 基本面變了以後,你還按照往常的老思路去追求超常規發展,總以爲按照從前的路數,最後郭嘉一定會出來救市的,把賭注壓在大而不倒上,這不是找死嗎? 企業小的時候是可以追求超常規發展的,因爲即便你死了,坑的人也不多,企業有一定規模了,你就不止你自己了,得多考慮風險,考慮週期,穩定是第一位,因爲你如果倒下了,帶走的人就太多了,挺造孽的。 所以一幫人拼死拼活的往造孽的路上奔,我不懂了,你們爲什麼還要去感嘆企業家不容易? 還有人問,爲什麼老老實實做企業的,最後也會日子越過越難。 親,你得明白,這世界上一切都是有生命和週期的,在市場藍海期,吃了時代的紅利,這是你的本事,但倘若做企業的沒能認清這一點,總以爲都是自己的本事,以爲從前如此,現在就回如此,將來也會如此,那就大錯特錯了。 你十幾二十歲的時候皮膚緊繃,熬夜幾天睡一覺就能緩過來,到三四十還能這樣嗎?不能吧。 你都能接受自己變老,怎麼不能接受企業也會變老的事實?要麼跟上新時代,要麼從容的接受企業會被替代,有能力的,往上發展,沒能力的,守住自己的本分,該認栽的時候認栽就行了,儘可能的不造孽,不坑自己也不坑別人。 看看,是不是我說的很簡單,但究竟有幾個能做到呢? 打麻將都很少有人能保持平常心,收發自如,何況做企業? 那些當大佬的,倘若當年沒有一點冒險精神,他也很難做大做強做成大佬,成功了以後,到處都是鮮花和掌聲,到處都有人前呼後擁,這時候你還能維持住本心不飄的,少之又少吧。 自己成功了一次,總覺得成功能不停的複製,靠自己的成功經驗必然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結果遇到了時代的考驗,不斷的遭遇打擊,跟在賭桌上輸掉的賭徒一樣,慢慢輸紅眼了,什麼都壓上去賭,賭的話,總歸是有贏有輸的,從來都是輸多贏少,本錢越大,輸的概率越多,不信你看股市,小錢博一把,贏的概率大,大錢瞎博,絕壁會一羣人盯住,離被吃也就不遠了。 在高光時刻裡活太久的人,已經沒有辦法忍受蕭瑟的燈火樓臺,輸少了,無非就是虧自己的,總能爬起來,輸多了,帶上一堆人,欠了不可能還得起的債,各種壓力之下,也就自覺了無生趣了。 哪一個想不開的大佬走的路不是自己找的呢?與其哀嘆他們,不如想想那些被他們坑的人吧,人家都沒有享受過高光時刻,但痛和壓力一樣不會少半點。 可憐別人之前,先同情下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