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瓦羅批英對中過於順從:面臨被「吸血」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和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英國政府對中國過於「順從」,面臨被中國出口商品「吸血」的風險。(美聯社)

據觀察者網報導,美英進行貿易談判之際,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和製造業高級顧問、被美媒視爲「極端反華」人物的納瓦羅3日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採訪,指責英國政府對中國過於「順從」,甚至稱英國面臨被中國出口商品「吸血」的風險。

納瓦羅宣稱英國是中國的「順從僕人」,對來自中國的「帶有條件的禮物」缺乏警覺。他形容,「如果中國吸血鬼吸不走美國的血,它就會吸走英國和歐盟的血」。「就世界各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時刻。」

川普上月初一度宣佈對包括盟友在內的貿易伙伴統一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在引發市場震盪後,又暫停了部分關稅措施,而納瓦羅普遍被認爲是美「對等關稅」的政策設計師。納瓦羅此番「敲打」,正值英美財長上個月在華盛頓會面,討論關稅減免。

美英當前在食品、汽車等商品的進口安全標準上存在分歧。納瓦羅3日對《每日電訊報》稱,美英貿易協議談判「正在按照川普的節奏推進,也即正在儘可能快地推進」,但他同時警告稱,如果唐寧街未能解決某些關鍵問題,包括在食品安全標準方面是否妥協,將會「付出代價」。

「這是一個英國的政治問題,不由我們來解決,」納瓦羅稱,「只是,這樣做是有代價的。如果英國或世界上任何一個實體想要通過顯著提高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來保護本國產業,美國將不再容忍這種做法。」

彭博社稱,英國工黨首相施凱爾一直在尋求減輕川普政府的關稅。但在試圖保持與美國的關係的同時,報導指出,英國工黨政府也在很大程度上試圖強調與中國、歐洲貿易的積極一面。彭博社說,這一策略引發了外界擔憂,認爲英國可能被迫「選邊站隊」。

按照國家計算,美國是英國最大的出口市場。根據英國官方統計,2024年英國對美貨物出口總額約爲587億英鎊,佔其貨物出口總額的16%以上,涵蓋汽車、威士忌、醫藥、化工等多個高附加值行業。美國則是英國的主要燃料供應國,不過一直希望打開更多商品的市場。

美方希望英國放寬農產品和汽車進口監管的要求,但英國財政大臣裡夫斯上個月明確表示:「英國不會降低食品安全標準。」裡夫斯還說,英國不會「在道路安全方面退讓」。這可能意味着英國不會放寬對美國運動型多功能車(SUV)行人保護性能的要求。

另外,網路安全監管問題也是美英之間存在分歧的問題之一。英國2023年出臺《在線安全法案》,賦予網路監管機構處以鉅額罰款的權力,在極端情況下還可以封殺不遵守規定的社交媒體平臺,遭到美國科技企業強烈反對。

在對華問題上,英國新政府也與川普有着不同的政策路線。去年施凱爾政府上臺後,英國外交大臣、財政大臣接連訪華,向中國傳遞出希望改善關係的意願。今年1月,裡夫斯到訪北京,與中方共同重啓中斷6年的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外界注意到,裡夫斯在閉幕致辭中4次提到「務實」,希望與中國發展「務實且可預測」的關係。

路透早前援引四名消息人士報導稱,英國政府已經減少了對中英關係審查的力度,這意味着英國可能減少對中國的批評。至於爲何要做出如此轉變,消息人士表示,這與施凱爾打算推動英國經濟增長的計劃有關。施凱爾說,雖然他擔心中國帶來的「挑戰」,但「在需要彼此合作的地方進行接觸與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是英國在亞洲最大貿易伙伴,中英貿易額近年來每年都超過1000億美元。英國也是中國在歐洲第三大貿易伙伴、第二大投資目的地和第三大外資來源地。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英雙邊貿易額467.7億美元,其中中國對英出口372.4億美元,自英進口95.3億美元。

據彭博社稱,裡夫斯此前已經表明,英國「並不急於」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她曾坦言,改善與其他經濟體的貿易安排也是英國政府的優先事項,並特別提到了歐盟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

4月24日,裡夫斯在華盛頓出席活動時稱,川普所說的「全球貿易失衡挑戰」是存在的,但她並不贊同施加關稅的做法。「我支持多邊機構和對話,而不是關稅。沒有人想要貿易戰。」

日前,中國駐英大使鄭澤光在香港《南華早報》刊文指出,綏靖妥協只會助長霸凌者的囂張氣燄。唯有堅決反對,才能使霸凌者改弦更張,「英國長期倡導自由開放貿易,希望英方在這一重大原則問題上選擇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的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