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國能趁機取代美國地位?胡採蘋曝「不用幻想」:中國也不行

▲川普宣佈對等關稅。(圖/路透社)

記者鄺鬱庭/綜合報導

現在全球經濟局勢相當亂,財經網美胡採蘋近日在臉書表示,大家完全不用幻想哪個國家會趁機出來取代美國的地位,因爲目前財政良好的都是小國,但各國財政經過金融海嘯、歐豬危機、美中爭霸、新冠疫情等狀況,大國財政都很殘破,看一看還是美元最強。

胡採蘋在粉專「Emmy追劇時間」直呼,「其實真的完全不用幻想有哪個國家,例如中國,會趁機出來取代美國的地位。」首先是要有印鈔權,「美元脫離金本位以後,照樣能成爲全球貨幣。」一是靠石油美元,二是靠美國國力,「如果你沒有貨幣自由兌換的市場,基本上免談。大家不是不想,是找不到其他可用的貨幣。」

胡採蘋指出,印鈔權的確會慢慢分散,因爲美國不再是最大買家,其他國纔會起來,但目前「沒有誰能擔任這個角色」,「財政良好的都是小國」,大國財政幾乎在近年危機中被削弱殆盡。她直言:「看一看竟然還是美元最強。」

她也點出加密貨幣的問題,直說「更加不行」,因爲沒有貨幣準備金,「現在一定是看誰家貨幣有堅強準備金組合」,而加密貨幣的買家終究會意識到,「黃金纔是最強實物」。

對於美國舉債上限,她認爲那就是戰後繁榮的上限。她表示:「川普的做法方向沒錯,手段過烈,必將玉石俱焚,他一定要回頭,這個關稅撐不了多久。」

談及臺灣目前與貿易伙伴的談判狀況,她直言「今天行政院記者會聽起來就是交涉無效」,也認爲蔡英文若親自出馬也不會比較好,因爲「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就是小英財經國師,龔談不下來,小英也談不下來」。但她仍認爲,賴總統應該請蔡出馬,因爲「小英的人脈、輿論影響力都是臺灣最強」,不該讓「龍應臺此等角色趁機橫跳」。

胡採蘋更呼籲,政府應勇敢做決策,某些產業「當舍則舍,不該猶豫」,像是汽車業補貼多年無果,「實在不應繼續保護」,應轉向輔導轉業。她舉例:「臺灣在爭取進入世貿組織時,也是犧牲農民利益,最終保護了臺灣取得今日科技地位。」

面對國際競爭與關稅壓力,她也說:「若是交涉無效,也不必繼續逢迎」,只要能與韓國取得相近水準,仍具競爭力,「大家應有準備,撐過至少未來四年」。

她最後回到中國議題指出,「中國完全沒有可能取代美國」,不僅5月1日後800美元小包裹免稅政策取消將重創出口,中國也不可能開放內需採購,「他自己就有海量出口品要消化」。即便課30%關稅仍能打敗美國商品,要到40%纔會失去優勢,「54%出口品恐將全倒」,並直言:「未來該擔心的不是中國開放內需市場,而是中國出口品在全世界造成通貨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