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最好的樣子:相夫輕聲,教子厲聲,責己有聲
莎士比亞說過:“一個使性子的女人,就像翻騰的濁水,縱使口乾舌燥,也不願啜飲一口。”
深以爲然!女人作爲家裡的定海神針,如何持家,和“嘴”有很大的關係。
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說出來,在不同場合,其效果是大不一樣的。
一個有教養的女人,一旦成爲了母親,就能做到:相夫輕聲,教子厲聲,責己有聲。
01
相夫輕聲,溝通比爭吵更重要。
明星黃國倫和妻子寇乃馨在一期綜藝節目裡,說了一件很後悔的事情。
有一天,寇乃馨一生氣,把吉他摔碎了,還罵道:“你這個二手貨,哪一點配得上我。”
黃國倫是音樂人,對音樂有關的東西,視若珍寶。並且他有過一段不成功的婚姻,如今是再婚。
寇乃馨的話,無疑是戳中了黃國倫的痛處。
黃國倫沉默一會,然後回覆了一句:“你知道嗎?有些話是不能說出口的。”說完,就外出,幾天都沒有回家。
是啊,夫妻相處多年,能夠讓我們記憶深刻的,往往是那些痛苦的,醜陋的,錯誤的。都是引發爭吵的根源。
作爲妻子,習慣了抱怨丈夫收入低,工作沒有奔頭;也會看到丈夫社交不好,到處是狐狗朋友;討厭婆婆的管教,公公婆婆的窮困等。
對於丈夫的辛苦,真實心理,往往是視而不見的。
多少妻子,結婚多年了,不知道丈夫喜歡什麼電影,喜歡吃什麼菜,看什麼書,工作中有什麼壓力,社交有什麼困惑......
多少妻子,總以爲自己在戀愛,是一個刁蠻的小公主。丈夫需要處處忍讓自己。她沒有轉變角色,從公主成爲妻子。
不管多強勢的丈夫,其實都需要關心,有很脆弱的一面。比方說,男人在工作中委屈了,不應該是自己一個扛着,而是和妻子訴訴苦,甚至流淚。
作家基爾·凱絲勒說過:“婚姻就好比橋樑,溝通了兩個全然孤寂的世界。”
夫妻交談,輕言細語,就能夠彼此敞開心扉,無話不說;生活的滋味,在交談裡,變得甜蜜。千萬不要把丈夫的言語,活生生地堵住了,導致一個 家庭裡,丈夫失聲。
02
教子厲聲,真愛比溺愛更重要。
作爲母親,是無條件愛孩子的。但是她們的教育方式,不一定是對的。
俗話說:“慈母敗兒。”
母親什麼都依着孩子,就是孩子犯錯了,也不會批評,還來一句:“他還小,是個孩子。”這就縱容了孩子的錯誤,終究鑄成大錯。
《苦齋記》裡說:“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真正的愛,是嚴格要求孩子成長,批評 孩子的嚴厲的口氣,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嚴肅的,不容質疑的。
在電視劇《都挺好》裡,蘇明成一直被母親溺愛。
母親處處袒護他,對他的開銷,也是竭盡所能地滿足。就是平時吃飯,母親也是儘量把好菜給他。
結婚之後,他啃老,但是不覺得羞恥。
蘇明成結婚後,妻子和妹妹蘇明玉有矛盾。
蘇明成毫不猶豫地追到妹妹家,在車庫裡圍堵妹妹。
當然,蘇明成的結局也不太好,婚姻半途而廢,自己也一事無成。母親過世了,也顧不上他了。
任何一個母親,都要看到一個事實——父母比孩子,早走一步。時間不等人,時間也會見未來的一切。
給孩子獨立的本事,這是母親最好的愛;給孩子當頭棒喝,是母親最大的勇氣;給孩子肯定的鼓勵,是最有力的引導。
看看懸崖上的老鷹,等孩子有了翅膀,就逼着孩子飛過懸崖;看原野上的小鹿,從小就被母親逼着奔跑。
生活處處都有叢林,每一個孩子都要適應叢林法則,沒有退路可言。
03
責己有聲,內觀比外觀更重要。
看過這樣一句話:“蛇不知自己有毒,人不知自己有錯。”
我們的眼睛有上億的像素,但是看不清自己的內心。眼睛和鼻子、嘴巴、臉是毗連的,但是看不清嘴臉。
一個人可以看清自己,是難能可貴的。
在知乎平臺上,有一位孩子問網友:“家長是否應該給孩子道歉?”
起因是孩子清掃了陽臺,但是夜裡有風,把樹葉灰塵等,吹落到陽臺。媽媽認定,這是孩子偷懶,沒有掃。
搞清楚情況後,媽媽不認錯。
熱心的網友,給了這樣一種回覆:“這個世間有兩種蠢人。一種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別人人生的人;一種是用別人的思維思考自己人生的人。”
媽媽真的很糊塗,總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孩子,卻不會用孩子的眼睛看自己。同樣,妻子對丈夫等親人,也有類似的錯誤。
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句話,是針對家裡所有的成員的。
一個主動改錯的母親,她的勇敢,給了大家優秀的榜樣,也促進了很好的家庭氛圍。
好母親,靜坐常思己過。她的胸懷是寬廣的,一切都可以釋懷。
04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過:“別讓你的舌頭搶先於你的思考。”
母親在孩子的眼裡,是一面旗幟,在丈夫的眼裡,是一種依靠的力量。同時,母親又是老人的女兒,公公婆婆的兒媳,小區裡的大媽。
每一個角色,都要及時切換,找到最佳的開口方式。
持家不容易,是一份沉重的工作,也是一種持續的溫暖,是一生幸福的根本。
維護家庭的和睦,從母親做起,從好好說話開始。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