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乃伊的詛咒!考古學家探埃及古墓後高燒不止…其實細菌惹的禍?
圖爲古埃及法老王圖坦卡門的木乃伊。路透資料照
自1972年起,位於波蘭第二大城克拉科夫(Kraków)的瓦維爾大教堂(Wawel Cathedral)開始着手整修聖十字禮拜堂,爲此,1973年5月,克拉科夫大主教Karol Wojtyla(卡羅爾.沃伊蒂瓦,即日後的教宗約翰保羅二世)不得不開啓安置於建築體中,15世紀雅蓋隆王朝(Jagiellon Dynasty)的卡西米爾四世(Casimir IV)及其愛妻伊麗莎白的陵墓。
重建工作是一支由12名專家組成的團隊所主導。他們最初的目標是檢查墓穴中的物品,以評估翻新墓穴的最佳方式。陵寢開啓後,專家們發現已腐爛的木棺和這對愛侶的遺體。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同年的9月8日,他們在教堂裡重新被安葬。
始料未及的是不幸竟在接下來的兩年內陸續發生。當初打開棺木的12名專家裡,有10人接連被死神帶走。尤其在1978年沃伊蒂拉主教繼任成爲新任教宗後,名爲「雅蓋隆詛咒(Jagiellonian curse)」的傳言便開始不脛而走,全球媒體因而把這個事件和「木乃伊詛咒」連結在一起。
所謂「木乃伊詛咒」是指1923年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Howard Carter)一行人在進入埃及的傳奇統治者,法老圖坦卡門的墓室(Tomb of Tutankhamun)後幾個月內,部分率先進入墓室的工作人員陸續死於心臟病發或肺炎,媒體爲這些人的死亡下了一個危言聳聽的標題,將他們的死歸因於木乃伊的詛咒,接下來的幾十年內,這件事便成了科學界爭論不休的議題。
拜近代微生物學的進步,前述因整修卡西米爾四世夫妻陵墓而身亡的專家們其致命原因,終於在波蘭微生物學家博萊斯瓦夫.斯米克(Bolesław Smyk)的努力下找到了可能的答案。在陵墓中發現了大量的麴黴菌(Aspergillosis),它會引發的感染症狀因人而異,一般性的症狀是呼吸道發炎,然而這種真菌會附着在人的肺部生長,甚至擴散到全身,當人體的免疫力低下時,就會發生嚴重的感染甚至死亡。1988年法國巴黎生態實驗室的研究員西爾萬.甘登(Sylvain Gandon)指出,這種真菌的孢子可以休眠長達數百年仍保有感染效力。
《怪奇醫學研究所2:吃土有益、糞便能入藥、性高潮可以治鼻塞……72個真實發生的怪奇事件》。圖/時報出版提供
一位名爲薛瑞福(Sherif) 的研究人員在2003年的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 中的回信呼應了前述論點。當初首批進入圖坦卡門陵墓的人之一的卡納文勳爵(Lord Carnarvon),在大約5個月後因肺炎辭世。他發病時鼻子和眼睛都有疼痛感,這種病況描述與麴黴菌鼻竇炎局部侵襲到眼眶的病徵相類似,爲什麼他會如此容易受到有毒黴菌的感染呢?原因是他在1901年發生車禍後,體力與免疫力每況愈下,並曾多次發生肺部的感染,因此當他進入塵封多年的陵墓時,自然易受麴黴菌的毒害。
故事就此結束了嗎?並沒有。如我之前所言,那之後科學界仍爲此爭論不休。理由何在呢?應該是肇始於2002年,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 的馬克. 尼爾森(Mark Nelson)教授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闡述他分析後發現,在圖坦卡門陵墓首次開放參觀期間,25位可能也受到詛咒的參訪人中,其壽命並不比當時同行到埃及旅遊,但沒有遊覽該陵寢的對照組19人來得短。
(本文摘錄自《怪奇醫學研究所2:吃土有益、糞便能入藥、性高潮可以治鼻塞……72個真實發生的怪奇事件》,時報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此爲民俗說法,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切勿過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