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民進黨入場「說的沒唱的好聽」 地方宣講成效不如大港開唱

▲民進黨舉辦「人民是頭家」政策宣講會–臺中場。(圖/記者杜冠霖攝)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民團罷免藍委案已展開第二階段連署,但二階連署難度高,據瞭解,截止3月底,約有8至10個罷團連署份數過半,其中有部分已經接近達標。然而,連署狀況並不如預期樂觀,原本備受期待的「民進黨二階段大登場」,宣講活動效果卻是不如預期。對於黨中央擴大加碼300場宣講,黨內民代直言,幫助不大,「這樣悶着頭辦一千場也沒用」,且二階連署成敗已經跟民進黨掛勾,「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若不能取得戰果,2026勢必兵敗如山倒,此時瞻前顧後、出工不出力的同志,又有何臉面爭取2026?

罷免二階呈現「北熱東西冷狀況」,原先被認爲泛藍選區連署極爲熱烈,反而部分評估綠營優勢區偏冷淡,且經過首波衝刺後,大部分罷團連署已進入平原期,急需第二階段登場的民進黨相助。

然而,民進黨中央上週辦在板橋的活動,只簽出約三百份連署;但大港開唱兩天下來,現場總共收了2千多份連署,民團辦的反共音樂會也收到破千連署,就有罷團幹部調侃「大港開唱的效果比民進黨宣講還好」,也因爲黨中央活動連署表現不好,就有部分罷團開始對「人民是頭家」活動興致缺缺。

對於連署狀況,有黨內一向支持大罷免的民代認爲,看到黨中央正式表達民進黨對於罷免活動的支持,稍微鬆了一口氣。但又倒抽了一口氣,畢竟方向正確,方法也要對。罷團的活動,與中央黨部的宣講看起來沒有協調性,當然這證明了罷團完全不是民進黨的側翼,但是政黨的下鄉座談應該還是要能與罷團活動互有呼應,不該互相扞格。

對於頭家開講活動,該民代直指,以縣市爲單位的宣講,覆蓋率顯然極爲有限,無論從對民衆說明,或是能進一步收取罷免連署書,現有的方式顯然都有不妥之處。資源有限,有效運用的前提就是律定清楚的目標,場次多寡,人數多寡,都不該流於意氣之爭;讓民衆在宣講中瞭解罷免是解決目前政治危機的唯一手段,並簽出罷免同意書,其他的都是假的,空的,公民們現在需要的是連署書,不是手板與圖卡。

考量到大場活動對連署狀況幫助不大,「叫好不叫座」,現場反應熱烈連署狀況冷淡,黨中央也做出因應,加開300場宣講,由地方民代主責,試圖深入巷戰,看似軍容壯盛,地方卻埋怨頗深,有基層民代透露,民進黨公職集中在中南部,他們也沒人可罷,且大部分被call來的人,即便能罷免也早就連署過,對於現階段需要擴散支持羣衆來說,幫助不大,「這樣悶着頭辦一千場也沒用」。

對於大罷免成敗,綠委林俊憲就直言,最應該有高度危機感的是民進黨,現在大罷免很熱鬧,但要想像最壞的情況,如果功虧一簣,這些國民黨立委一定會有報復式的反撲,會更可怕,且總預算每年都會審查,沒有罷免掉他更沒有後顧之憂,甚至包含國防、外交預算都會產生問題。

林俊憲示警,大罷免失敗絕對重創民進黨執政,之前只敢提不敢做的國安法、年改等等,絕對捲土重來。也有民代直言,二階連署成敗已經跟民進黨掛勾,「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若不能取得戰果,2026勢必兵敗如山倒,此時瞻前顧後、出工不出力的同志,又有何臉面爭取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