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藍委抗罷自救策略曝 「空戰冷、陸戰熱」鎖定基本盤對決
▲大罷免人人自危,藍委感嘆要自救。(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鄭佩玟、崔至雲/臺北報導
民進黨府院黨全面介入「大罷免」,國民黨雖也喊出要以百場政策說明會反制,但黨中央相關規劃仍未成形,內容方向不明,不少藍委認爲與其等黨高層出手,不如靠「自救」,將罷免定調爲基本盤的對決,積極回防地方,走向空戰冷、陸戰熱的戰略。不少藍委指出,當務之急就是如何在最後階段炒熱藍營支持者的「危機感」,以及地方縣市首長站臺助陣,打出政績牌、催出高的投票率。
一名身處罷免熱區的北部藍委直言,由於二階連署門檻不算低,大部分藍委選擇「趴着比較不會中槍」,開始儘量少曝光,黨團記者會也少見除了黨團幹部外的藍委們排排坐的情形,與上會期記者會盛況明顯不同,且也會在記者會前先蒐集記者問題,避免措手不及的提問導致失言,反爲罷免添柴火。
該藍委舉例,一向標榜「不服就幹」的國民黨空戰女神徐巧芯就是最佳例子,除了大幅減少受訪機會外,用字遣詞也字斟句酌,爲的就是不讓綠營有任何見縫插針的機會。具體案例還有擔任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的李彥秀,過去經常針對議題發聲,但自美國豪宅案延燒後,便不再公開評論時事,避免成爲罷免團體圍攻對象,轉趨低調的勤跑基層,近來更辭去國民黨文傳會主委一職,就是爲了全心與選民互動。
此外,也有不少藍委自評會進到投票階段,一位瞭解北市選情生態的藍營人士表示,首都藍委是這次「海嘯第一排」,他們不想再坐等黨中央出手協助,反而是選擇勤跑地方,頻與縣市首長合體「自救」,期望在縣市政高滿意度下,求得更高的生機。新北藍委廖先翔就不諱言,藍委與縣市首長站在一起,更能帶給民衆「穩穩做事」、「爲地方服務」的好形象,讓選民瞭解他們爲地方爭取多少的政績。
不過,一名不願具名的藍委認爲,某些藍營縣市首長似乎擔心被攻擊市政不中立,反而對投入罷免戰顯得小心翼翼 ,「不管是有望披上藍袍選2028總統的臺中市長盧秀燕,還是即將卸任的新北市長侯友宜,都是一方之霸,毫無疑問就要扛起輔選的責任。」該藍委強調,臺北市長蔣萬安3月底挺身表示會跟藍委站一起,讓支持者信心大振,而基隆市長謝國樑也承諾助藍委林沛祥全力反罷免,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畢竟覆巢之下無完卵,地方首長絕對不能袖手旁觀。
迎戰罷免考驗基層經營實力,強化基本盤的連結相當必要,一名資深的桃園藍委透露,自己在空戰方面採取完全冷策略,避談與時事、罷免的相關議題,除了需質詢時纔到立院,其餘時間都留在選區固樁;該立委觀察,深藍票倉桃園市的指標選區,爲藍營立委牛煦庭所在的第一選區,成敗牽動桃園罷免氣勢,但綜觀6區情況,目前僅第三選區塗權吉二階連署狀況稍微熱一點,其他選區則是冷清,罷團2階要全數達標有困難,因以目前的藍綠板塊趨勢來看,除非有特殊狀況發生,造成特定對象的仇恨值大增,進而影響藍綠板塊移動,否則要罷免成功的機率恐怕都不高。
除了桃園之外,在綠營分裂下、只贏民進黨提名的賴坤成2000多票的國民黨臺東立委黃健賓,也曾被點名極度危險,但幕僚判斷臺東幅員遼闊,就算罷團鬥志高昂,連署仍多有不易,因此走的也是空戰完全冷處理路線;與之狀況相近的還有南投縣立委遊顥,地方分析,當前民衆對罷免議題的反應普遍冷淡,甚至帶有一定反感,因此藍營選擇以「冷卻熱度」爲主,透過與基層頻繁互動、舉辦小型座談會來穩固選民支持,並在地方宣傳政績、同步進行闢謠。
相對於桃園、南投、臺東立委還有冷戰的空間,中部藍委羅廷瑋直言,臺中絕對是除了臺北之外的罷免熱戰區,尤其民進黨首場宣講會就是選定臺中;他分析,如何催出投票意願,成爲能否通過罷免的關鍵,罷免戰是迴歸到藍綠基本盤的動員,而因國會改革、財劃法、選罷法、憲訴法的關係,國會從第一會期吵到第二會期,也讓原先支持自己的淺綠票、中間票流失殆盡,民衆黨支持者的投票意願就成關鍵中的關鍵,「地方一定要愈熱愈好,跑行程時,逢人便宣傳一定要出門投下不同意票,儘量抓時間辦說明會,也都會邀請民衆黨前立委蔡壁如合體,塑造藍白合反罷免的氣勢。」藍委林沛祥也坦言,基隆去年已經歷過一場慘烈的市長罷免案,雖然謝國樑順利挺過,但是自己難免憂心民衆投票意願不高,只好把罷免戰當正規選舉在打,未來將站路口拜票。
面對中選會公佈藍委罷免提議有35案成案,罷綠委成案卻僅有12案,懸殊的比數讓藍軍士氣嚴重受挫,加上民進黨持續出招,攻勢一波接一波,讓大罷免攻防戰中始終居於主導位置。整體而言,國民黨應對罷免戰的方式採取因地制宜,部分立委選擇低調經營地方,避免挑起更多對立,而選戰熱區藍委則積極宣傳「不同意票」的重要性,催出選民危機感,也有藍委期許自己不僅要通過罷免的考驗,不同意票更要大大超越同意票,以利未來連任的選戰。然而隨着罷免案進入關鍵時期,未來國民黨是否能成功穩住陣腳,還需時間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