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賴清德私下小習慣 看報紙「不先看政治」說了一口好球
▲賴清德(後排左一)在高中、大學時期,是籃球隊前鋒。(圖/資料照)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9月9日適逢「國民體育日」,運動部正式成立,首任部長由兩屆奧運羽球雙打金牌得主李洋出任;臺灣的運動發展,對總統賴清德而言,是國力的展現,亦是身爲「資深運動迷」念茲在茲的重要政策。事實上,私底下的賴清德有個小習慣,身爲政治人物多年的他,打開報紙多半不是先看政治版,而是體育版,總要把全部體育新聞看完,才心滿意足翻去政治版;而當他收看運動轉播時,就化身賽事評論員,滔滔不絕說了一口好球。
賴清德在競選總統時,就提出8大體育政見,包括成立運動部、推展全民運動、推動黃金計劃3.0、推動優秀選手輔導方案2.0、推動競技運動全民化與運動產業多元發展、打造臺灣品牌國際賽事,以及體育預算突破新臺幣200億元等。今天運動部正式揭牌成立,明年度預算編列達248億元,顯示賴清德履踐政策承諾,也以行動支持臺灣體育發展,未來運動部「一部一署三中心」,將是推動國家運動政策,轉型與升級的關鍵。
不可否認的是,過去每當臺灣遇到重大國際運動賽事,或是臺灣好手在國際間有傑出表現時,政壇總是不分藍綠,出現各種政治人物「蹭運動」的熱潮。不過,在賴清德身上應該不能稱作是蹭,因爲他是紮實的資深運動迷;據瞭解,賴清德私底下有個小習慣,身爲政治人物多年的他,每天打開報紙的第一件事,多半不是翻開政治新聞,而是體育版。
一位賴的昔日幕僚表示,賴清德閱讀習慣會先看中華職棒,國內各層級棒球與籃球的報導;接着,他會關心臺灣旅外球員的表現,不管是在美國職棒大聯盟或日本職棒。最後,則是關心綜合類的賽事,他總要先看完體育版,纔會心滿意足地翻去看政治新聞。
當賴清德有難得的空閒時間,他看球賽或運動轉播的時候,就變成教練、比賽評論員,旁人恐怕不勝其擾,要聽他既忘情又叨擾地解析賽事發展、剖析球員表現,甚至還會分析球員的心理狀態。
回顧2020年8月,賴清德當時還是副總統,受邀客串擔任中華職棒的客座球評,當天中信兄弟與統一獅賽事,一路鏖戰到延長賽12局形成跨日大戰,賴清德一路講評6小時,各種專業術語、戰術、球路分析,當時讓許多球迷直呼專業。
去年(2024)巴黎奧運期間,賴清德已出任總統,公務更爲繁忙,但還是會撥空關心賽況。在麟洋配金牌戰當晚,賴清德也與全臺觀衆一樣,守在電視機前,金牌戰結束約臺灣時間凌晨1點左右,賴清德隨即與麟洋配遠洋通話,感謝他們爲國征戰。
一位總統幕僚私下說,賴清德看起比賽就很忘情,還真的當自己是教練,大家以爲他只熟棒球或籃球,但其實他各種球類或競技運動,都可以說得頭頭是道,而且是滔滔不絕的程度。他笑說,「賴清德就像是田間地頭的半業餘、半職業賽評,說了一口的好比賽」。
今天的賴清德或許說了一口好比賽,但其實他年輕的學生時代也熱衷於各種運動,他在高中、大學時期都是「籃球隊前鋒」;他曾在電視訪談節目中,曝光一張他身穿白色背心、抱着籃球的照片,當時談起自己的運動細胞,他還害羞地表示「投籃還算可以」。
總體而言,今天運動部正式揭牌成立,對身爲總統的賴清德來說,除了是落實選舉政見,對身爲棒球迷、資深運動迷的他來說,也是以行動展現對運動的熱愛。
▲總統賴清德出席運動部揭牌暨布達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