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罷免倒數12天!國民黨估「4+2」危險名單 投票率拚破5成
▲臺北市長蔣萬安頻頻合體臺北市五位藍委反罷免(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鄭佩玟/臺北報導
民進黨在罷團掩護下發動大罷免,首波24名藍委面臨生死關,距離7月26日投票日僅剩12天,國民黨內部「選情」評估出現樂觀局面,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近日呼籲支持者,「站出來投票,每一席都能守住!」關鍵原因在於賴清德總統頻頻發表「團結國家十講」觸發在野陣營同仇敵愾的怒火,以及經過不斷造勢、宣講,藍營危機意識已成形,黨內人士評估,危險名單轉爲保守,只剩下「四+二」,分別爲王鴻薇、徐巧芯、葉元之、牛煦庭,與黃建賓、廖先翔。
據評估,未來可能被罷掉的藍委大概會有「四+二」席。牛煦庭從議員轉戰立委還不滿2年,基層組織仍不穩固,熱戰善辯作風也在罷免戰中成爲包袱;而王鴻薇、徐巧芯本就是沒有派系組織盤的立委,當初選上立委靠的是空戰力,在國會作風對綠營而言「仇恨值非常高」,種種具爭議的行事作風讓罷團相對好攻擊;至於葉元之部分,先前遭砲轟鮮少經營選區,當議員時把服務處設在板西,直到當選板東立委後纔在板東設置服務處,但黨中央人士透露,近期反罷免效果有成,雖仍在危險名單,但已相對穩定許多。
藍營人士指出,依票源結構來看,汐止區、瑞芳區藍大於綠,金山區、萬里區、平溪區、雙溪區、貢寮區綠大於藍,以第11屆立委選舉爲例,廖先翔在7區中僅於汐止區勝出,獲得6萬7649票、得票率54.43%。他最終以9萬2489票、得票率50.83%當選,白匏湖社宅預算爭議是否影響汐止選民意向,將成關鍵之一。至於黃建賓出身爲大武鄉長,靠的是綠營分裂當選,從泛綠得票數觀察,當時的對手賴坤成加上劉櫂豪票數超過4.2萬票,罷免門檻僅需要2萬8000票,黃確實不太樂觀。
至於被罷團評估列入很可能被罷免危險名單的花蓮縣立委傅崐萁、新竹市立委鄭正鈐,已日趨轉穩,藍營人士分析,「花蓮王」傅崐萁,藍營至始至終都不會太悲觀,因爲民進黨可以結盟的對象只有花蓮縣議長張峻與議員魏嘉賢家族,但張峻僅是一個議員,動員能量有限,至於魏家若要公開挺罷,就等於與國民黨決裂,將不利於魏家2026九合一選舉佈局,因此魏家最多不表態,傅崐萁本身地方組織力量豐沛,可望安然過關。至於鄭正鈐與議長系統關係不太融洽,但因此次罷免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綁一起,根據上屆新竹市長選舉,高虹安因藍白合作拿下9萬8121票,此次藍白再度合作,實力相對穩固,有望一同催高不同意票。
就國民黨中央估算,最低標是守住3席,力保4席則算差強人意,若能將被罷成功席次壓到3席(含)內,綠營就確定大罷免大失敗,國會生態仍將維持朝小野大,賴清德、民進黨勢必要付出政治代價,更何況國民黨仍有贏得立委輔選,重新奪回席次的機會,因而國民黨在當前困境中仍「審慎樂觀」,歷經多場造勢、宣講,投票率至少已拉高至5成,認爲民進黨、親綠罷團搞擾動全臺的大罷免,朝野國會席次消長變動終將落在0至3席之間,最可能的結局是費心勞力又耗錢,賴清德只是白忙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