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因5月有船隻在印度沉遭索賠11億美元還扣船 保賠業者頭痛

▲地中海航運5月在印度發生的沉船事件,遭印度官方索賠11億美元。(資料照/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貨櫃船運市場龍頭地中海航運(MSC)今年5月在印度有一艘船失火沉沒,印度拘留了該公司後續1艘船舶,並遭索賠11億美元,海軍法庭提出的理由是船舶沉沒後對經濟、環境和漁民生計的影響,除了直接成本外,國家還聲稱失去信心,這將對業務產生長期影響。保賠業者指出,如果索賠誇大,只能努力協調解決。

印度喀拉拉邦政府遵循其先前的主張,並向法院向MSC提出賠償要求,要求賠償因5月下旬MSC Elsa 3在海岸外沉沒而造成的損失。高等法院下令拘留在印度港口的MSC Akiteta II,直到該公司能夠爲該案提供保釋金。

索賠總額爲11億美元,10億美元,用於污染造成的損失,另還尋求4400萬美元用於恢復環境,併爲漁業社羣的損失損失索賠6130萬美元。

沉沒船隻雖然只有極少的石油外泄,但當地媒體報導指出,船隻沉沒時,共從船上的643個貨櫃中回收了61個貨櫃。航運總局報告說,截至7月初,估計從海岸線收集了450至500噸的漂流物,志願者們繼續梳理海灘。

媒體還報導指出,已經找到了六塊大屍體,包括一隻海豚和一隻鯨魚。它們涉嫌因血管接觸微塑膠或其他有毒物質而死亡。

被扣留的「MSC Akiteta II」是3萬載重噸船,建於2001年,可裝載2226箱(20呎櫃),比沉沒的「MSC Elsa 3」(1730箱)略大。 法院裁定這是可以接受的抵押品,在MSC提出保釋金之前,船隻將被拘留,法院已允許該船繼續裝卸貨櫃,但不允許離開,聽證會定於7月10日舉行。

印度當局認爲貨櫃的處理和安全不當,當地警方指控船方疏忽處理船隻和船上的危險貨物。在打撈公司發生變化之前,船隻的清理工作也停滯不前。第一階段包括封堵漏油等救難工作完成後,MSC選擇更換下一階段的打撈公司,新的計劃報告稱其裝置和潛水員將於本月晚些時候抵達印度。如果天氣允許,他們希望開始潛水調查船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