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資深HR:真心勸大家,不要因爲找不到工作而過度焦慮

過去一些年研究職場的東西,以及從業相關的市場多一些,沒想過去研究投資方面的東西。回顧了一下多年的從業經驗,才發現錯過了很多東西,如果早一點去接觸投資的東西,成長空間會更大。

很多人每天特別努力的工作,但他的工資是有瓶頸的,不管你多麼努力,到一定的位置就只能保持原樣了。之前說過互聯網槓桿,其實還有一種槓桿就是利用資本市場,但難度會更大,需要學習的東西更多。

財富沒有增加,只是分配到了不同的人。

年輕的時候求職相對容易,年齡大了求職難度是會增加的,還有想在企業幹到退休幾乎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要去迎接市場的挑戰。如果不在體制內工作,你覺得自己能工作多久?進入職場就要考慮自謀生路的問題,無非就是早晚的問題,早做準備了對自己更有利。

某公司資深HR在網上發帖,真心勸大家,不要因爲找不到工作而過度焦慮,一定謹記,找不到工作,真不是你能力不夠,而是這兩年求職異常困難。個人能否找到工作,要看入行的節點,遇到行業發展好,能力不那麼強也能找到工作,但行業發展不好了,哪怕能力強貌似求職也難。

想知道市場行情如何,看下公司的簡歷投遞情況,跟公司的HR同事去交流下,或者自己投遞簡歷感受下,這樣瞭解會更直觀。某互聯網公司招個行政崗,收到兩千份簡歷;某縣城的編制考試,錄取比例高達 1:300,其實企業HR也在叫苦,畢竟篩選也是有成本的。

以前面試看專業、看經驗,現在先篩學歷、篩年齡,最後再看能力,只要就是簡歷實在太多了。看你在的公司,目前是什麼情況,你覺得公司是希望擴招,還是更願意減少崗位數量呢?

企業的用人標準在不斷的提高,沒有幾年經驗,現在投遞簡歷的概率是在降低的,甚至都達不到招聘方的要求。當你在自己的行業求職不如意,要反着去思考,並不是自己不行,也許是行業發展遇到問題了。

假如你正在求職,通過親身投遞簡歷得到的結果不好,就該放棄目前的賽道,可以考慮其他還有增量空間的賽道,這個就需要自己多花時間研究了。人的優勢不會長期存在,在有優勢的時候要想好出路纔能有備無患。

記住:潮水退去時,不是所有沒穿泳褲的人都不會游泳。等經濟回暖,那些沉澱下來的人,終將迎來屬於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