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醉翁後裔 仁派子孫

—2024年12月20日—

(第二三一期)

我和王振深感藝術之魅力,書法之有用,遂商定申請一公號,名“兩塊磚墨訊”,以此爲平臺與書友文朋通聲氣。

莫言

2019年11月12日

莫言題名

釋文:

醉翁後裔

仁派子孫

醉翁後裔 仁派子孫

甲辰冬月 莫言

攝影 劉培恩

莫言手書新詩《訪釣源古村》

釋文:

仲冬豔陽照,

驅車訪釣源。

祠堂雖頹廢,

文氣仍盈門。

仁派綿瓜瓞,

醉翁多子孫。

王朝屢替換,

仁義古風存。

青壯進城去,

老者守舊村。

牆上留金句,

談吐念祖恩。

殺雞待遠客,

家釀酒滿樽。

遙想繁華日,

長街車馬喧。

如今暫零落,

期待樟林蕃。

長揖與君別,

揮手已忘言。

甲辰冬月與王振兄訪吉州釣源古村。此村人多是歐陽修後裔。村中建築雖舊,但文史氣息濃厚,值得一遊。

莫言

攝影 劉培恩

莫言抄《醉翁亭記》

釋文: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之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癸卯十月廿五日晚,書於京華。

齊叟 莫言

攝影 劉培恩

王振填詞《一叢花·釣源村懷古》

釋文:

醉翁後裔釣源村。淳樸自然親。

池塘倒映香樟樹,綠甘藍,蜜柚芳芬。

雞犬相聞,炊煙裊裊,冬照勝初春。

文風浩蕩把金樽。小院一時新。

翰林天下門前對,位極尊,無二先民。

千年飛逝,長空借問,獨醒者何人。

甲辰冬月初三日,陪莫言老師赴江西吉安釣源村參觀。返京後,填《一叢花》一首以記之。

觀鵲臺 半鬥王振

莫言在江西吉安釣源古村拍下這些照片

出品:兩塊磚墨訊

責任編輯:樊建明

編 輯:陳玲玲

《兩塊磚墨訊》上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