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芯片一季報:營收連續六個季度同比增長,利潤分化加劇

隨着國內模擬芯片企業2023年年報及2024年一季報的密集披露,市場對這一賽道的關注度顯著升溫。在關稅反制升級、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加速重構的背景下,模擬芯片作爲電子系統的"基礎元器件",其戰略價值與產業動向備受矚目。

過去兩年,模擬行業因下游去庫存,業績和估值雙雙受到重創。而隨着消費電子復甦,汽車、工業等市場持續去庫,當下庫存週期已迎來尾聲,上市公司業績逐步復甦。

從最新財報數據來看,模擬芯片企業的營業收入持續復甦,截至今年一季度,連續六個季度實現同比增長,部分公司憑藉車規級芯片、工業控制等高壁壘領域的突破實現逆勢增長。不過,國產模擬芯片賽道正在走向“結構性分化”,板塊內的盈利能力分化加劇,部分企業仍面臨產品的成本壓力與庫存調整的階段性挑戰。

營收普遍復甦、利潤分化加劇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34家企業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速平均值與中位數分別爲28.01%、12.8%,兩項指標從2023年四季度以來連續六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符合半導體週期上行的趨勢。

不過,並不是每家企業都實現營收增長。24家模擬芯片企業一季度實現營收同比增長,以思瑞浦、納芯微、傑華特、敏芯股份爲代表的企業,憑藉在車規級芯片、高端工業電源管理等高端領域的突破,一季度的營收增速普遍超50%。思瑞浦一季度的營收增速位居板塊第一,達110.88%,該公司解釋稱,收入增長主要是來自泛工業、汽車、泛通信等下游市場的業務增長以及對創芯微的合併。

有10家模擬芯片企業一季度的收入同比下滑。其中,卓勝微、力芯微、艾爲電子等5家企業的收入降幅超過10%,下滑的原因各有不同。卓勝微一季度營收降幅居首,同比下滑36.46%,歸母淨利潤虧損4662.3萬元,公司仍在經歷轉型IDM模式的業績陣痛期。卓勝微的機構調研中表示,營業收入下滑主要繫上年行業季節性週期變化較弱,使得本期收入相比上年同期下降所致,由於12英寸產線工藝難度高、設備投入規模大,因而轉固後公司財務方面壓力較大。在產能爬坡初期由於產量低,產出的晶圓因分攤較高故單片實際成本高;該部分晶圓在2025年第一季度跨期銷售後,由於折舊成本較高,對毛利率產生了較大影響。

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34家企業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平均值爲-88.31%,中位數是15.74%,兩項指標相差逾100個百分點表明頭尾分化劇烈。21家企業實現淨利潤正增長,以思瑞浦、美芯晟、賽微微電、敏芯股份、英集芯爲代表的企業,實現淨利潤翻倍。在13家淨利潤同比下滑的模擬芯片企業中,6家的降幅超過100%。

必易微仍然沒有擺脫過去兩年連續虧損的經營困境,一季度營收淨利雙雙下滑,其中,歸母淨利潤虧損1313萬元,同比由盈轉虧。明微電子的盈利能力也出現了顯著下滑,一季度歸母淨利潤虧損3328.16萬元,同比下降2981.27%。

環比角度來看,模擬芯片板塊一季度的盈利能力表現也不理想,歸母淨利潤環比增速的中位數和平均值分別是-7.55%、107.4%,17家企業一季度淨利潤環比減少,佔總數比重五成。

行業結構分化將延續

模擬芯片設計板塊的營收持續增長反映週期向上復甦景氣度無疑,而盈利的分化顯示出賽道已進入“結構分化期”,一方面,通信、車規、工業控制、服務器、光伏、消費類等各類下游領域的需求增速有所不同,同時,各家企業的業務佈局側重方向,成爲拉開業績水平的重要原因。

就今年一季度下游市場需求變化情況,思瑞浦在機構調研中表示,泛工業和無線通信市場經歷了較長時間去庫存週期後,今年下游逐步恢復備貨。一季度以來,泛工業市場中的測試測量、電機驅動、電器、電網基礎設施、電源模塊、無人機等細分市場業務均有不錯成長。泛通信市場方面,除了無線基站業務外,服務器及光模塊業務繼續受益AI相關需求的帶動,同比也繼續成長。

“模擬芯片不同於數字芯片,更強調產品的適用性,更依賴企業不斷擴充產品料號數量的同時,圍繞下游市場的需求開展產品研發。在汽車電子、泛工業、泛通信三大類下游市場中,隨着近幾年國產芯片快速發展,泛工業和泛通信的賽道比較擁擠,尤其是技術要求比較低的產品,出現比較激烈的價格競爭。汽車電子領域國產化率最低,技術要求更高,產品毛利也更高,是頭部企業重點佈局的方向,我們認爲汽車智能化提升也是提升國內模擬芯片企業業績規模的重要增長點。”某TMT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說。

納芯微也在機構調研中表示,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仍在快速提升,從今年一季度情況來看,國內新能源車的銷量仍然維持在高增長的狀態,新能源車行業的智能化趨勢驅動了汽車電子領域業務的持續增長。

下游景氣度以外,由於4月份出臺的芯片原產地認定新規,將對自有晶圓廠多位於美國的TI和ADI造成較大沖擊,海外大廠的中低端產品將失去價格優勢,市場對國內頭部廠商有望填補中低端市場抱有預期。

模擬芯片領域,國內市場空間約3000億元,具體應用場景包括電源管理、信號處理、射頻通信等。德州儀器(TI)、亞德諾(ADI)在國內模擬芯片市場佔據較高份額。政策變化會如何傳導至產業端?

前述分析師表示,目前關稅政策仍然處於快速變化中,政策產生的影響其實也是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政策端對關鍵芯片自主可控的加碼扶持,疊加海外供應鏈不確定性催生的國產替代窗口期,爲本土模擬芯片企業打開了長期成長空間,今年內有不少芯片設計企業進行了同行業收購,表明國產廠商正在往高端產品市場進軍,具備資金實力和更豐富產品矩陣的模擬芯片企業有望在本輪週期實現加速成長。”該分析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