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武統臺灣!中國「目標癱瘓總統府」複製博愛特區 派漁船騷擾
▲位於臺北博愛特區的總統府,被視爲臺灣的行政中心。(圖/記者呂佳賢攝)
記者羅翊宬/編譯
隨着臺海緊張情勢升溫,日媒最近針對「臺灣有事」等議題進行一系列報導,不僅派藝人櫻井翔前往總統府專訪,更實際走訪博愛特區。其中,日媒發現中國在內蒙古某沙漠打造激似博愛特區的街區,目標就是爲了迅速奪取總統府、癱瘓我國行政機關。此外,中國更在漁船配備高壓水砲,協助攻臺和滲透行動。
日媒《日本新聞網》於18日在YouTube上傳一段13分鐘的影片,聚焦中國對於臺灣的軍事行動,影片一開始便提及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3月稱中國爲「境外敵對勢力」,而解放軍更於今年初展開圍臺軍演,並在宣傳影片將賴清德描繪成寄生蟲,聲稱臺獨只是引火燒身。
日媒更發現,去年4月Google拍攝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衛星影像中,竟然在沙漠中出線街道、建築物高度模仿臺北博愛特區的街區,於是記者實際走訪位於臺北的博愛特區,首先是洗衣店和賣油條的豆漿店,而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更是在進入轉角後映入眼簾,接着是外交部、法務部,最後是臺灣的行政中心--總統府。
▼日本國民天團「嵐」成員櫻井翔近日在臺灣專訪總統賴清德。(圖/總統府提供)
▲中國在內蒙古的沙漠,打造一座街道與建築激似博愛特區的街區。(圖/翻攝自YouTube)
《日本新聞網》派記者實際走訪行經總統府的貴陽街一段,用測距儀後發現總長爲973公尺,然而中國在內蒙古沙漠街區所鋪設的道路長度,也正好是971公尺,兩者僅相差2公尺。
對此,臺灣國家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鍾志東受訪指出,中國在內蒙古打造激似博愛特區的街區,是爲了讓解放軍能夠更熟悉臺灣總統府周邊的路況,以求在攻入臺灣後能夠迅速抵達總統府,在短時間內壓制臺灣行政機關。
鍾志東也透露,中正紀念堂前的自由廣場總面積達25萬平方公尺,如此空曠的地方足以容納一整個軍團(500人),屆時解放軍可以在空降後迅速抵達總統府,而內蒙古的衛星影像更顯示,中國將總統府列爲攻臺的首要目標。
另外,《日本新聞網》也派人走訪位於中國廣東省江門市的上川島,發現該島港口停靠許多艘大大小小的漁船,然而大型漁船尾端卻設置高壓水砲。對此,某艘漁船的成員透露,船隻平時不僅是漁船,同樣也具備「民兵船」功能。
日本軍事專家小原凡司分析,「被稱爲『海上民兵』的人,戰時可以接受來自地方或中央政府的命令而採取行動,並獲得報酬。在臺灣遭到侵略時,這些海上民兵能夠打頭陣,以『民間活動』爲藉口,對臺灣展開各種侵擾。一旦海上民兵的行動不被視爲軍事攻擊,則可削弱美軍介入的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