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米高空驚魂10分鐘!上海飛東京航班急速下降7000米
6 月 30 日晚,多名由上海浦東飛往東京成田 “IJ004” 航班的乘客在社交平臺發文稱,飛行過程中發生突發情況,疑似遇到了機械故障,氧氣面罩突然掉落,最終飛機備降到日本大阪。
據雷達數據顯示,6 月 30 日 18 時 52 分左右,飛機從一萬一千多米的高度急速下降,到 19 時 3 分左右,飛行高度已降至三千二百多米。
一名乘客發文稱,機上廣播稱飛機壓力系統出現問題,機長擔心氧氣不足,備降關西機場。之後飛機開始高速下降,過程大概持續了 15 分鐘左右,在高速下降過程中該乘客感受到明顯的耳脹。事發大概 30 分鐘左右,飛機就降落在大阪關西機場了。
在備降之後,乘客們在飛機上等了很久才下機。李瀚明表示,人體在超過海拔 3000 米的地方會因爲空氣過於稀薄、氧氣含量不夠而產生高原反應。正常情況下,飛機在萬米高空飛行時會使用空調系統對機內空氣的氣壓進行調節 (即增壓),使得艙內空氣環境和 3000 米左右相近。
如果飛機空調系統出現故障,爲了防止乘客因急劇氣壓變化而暈倒,氧氣面罩就會放出。同時,空調系統故障時,飛行員需要迅速將飛機下降到 3000 米左右的高度,以保證旅客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 6 月 30 日 20 時 50 分左右,由上海飛往成田的日航 8696 航班波音 738 客機在關西機場緊急降落。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大阪航空局確認,機上 191 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均未受傷或出現身體不適。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等部門通報,飛機觸發顯示 “增壓系統故障” 的警報。機艙內疑似發生減壓狀況,飛行員向空管宣佈緊急狀態,隨後變更目的地降落關西機場。目前日航正在調查具體事故原因。
此次發生故障航班代碼是 JL8696/IJ004,“IJ004 航班” 與 “日航 8696” 爲同一架飛機執飛的代碼共享航班。
7 月 1 日凌晨,一位乘坐該航班的乘客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飛機快速下降時,氧氣面罩脫落,她當時都已經寫好了遺書。該乘客介紹,她和同伴此次是前往日本旅遊,準備在東京過生日,沒想到中途卻遇到了飛機快速下降,氧氣面罩脫落,乘客吸氧的情況。
“當時飛機內安靜得嚇人,我都想好怎麼死了,這次大難不死,希望有後福。” 該乘客描述,飛機快速下降時,她雖也感覺到了飛機在下降,但感覺並不是很強烈,“可能我都嚇蒙了。”
該乘客介紹,飛機落地後,乘客被安排前往酒店,但她選擇了留在機場過夜,目前正乘車前往東京。
另一位乘客李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飛機下降過程中,他感覺到了耳鳴,“但是飛機不是特別晃,沒有明顯失重。” 在備降之後,乘客們在飛機上等了很久才下機。之後航空公司給出補償方案,每名乘客可拿到一萬五千日元,第二天乘坐新幹線到東京。
30 日晚,春秋航空官方發佈消息:今日,有自媒體發帖稱春秋航空飛機故障,極速下落 3000 米。經查,此信息不實,春秋航空的航班代碼爲 9C 開頭,所有航班運行正常。春秋航空客服人員表示,春秋航空日本航空屬於單獨的航司。
航空專家、《航空知識》雜誌主編王亞男表示,一般情況下,飛機巡航高度在一萬米左右,在這個高度上外界空氣非常稀薄,飛機客艙需要增壓,來保證旅客的正常呼吸。如果客艙失壓,旅客就會面臨缺氧的風險,因此飛機需要緊急下降高度,因爲高度越低,空氣越稠密。飛機客艙失壓有多種原因,有可能是機械故障導致,也有可能是飛機蒙皮出現破損導致。
對於飛機十分鐘內下降約 8000 米是否正常的問題,王亞男表示,民航客機在緊急下降時,下降率每分鐘可達數千米,該航班十分鐘下降約 8000 米屬於正常的操作。當飛機下降到 3000 米左右的高度時,外界的空氣密度就可以保證人的正常呼吸了,此時飛機可以在該高度巡航飛行,尋找合適的機場備降。
資深機長陳建國表示,如果飛機增壓系統發生故障,當其處於萬米高空時,外界空氣是非常稀薄的,此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立即下降到安全高度(10000 英尺,即 3000 米,或者最低安全高度),“人不依靠氧氣能自主呼吸、不喪失意識的時間,大概也就一兩分鐘。我們的要求是儘快下降,因爲在上面多待 1 秒鐘,對人都是有損害的。” 從雷達圖上看,該航班最大下降率達到了 4500 英尺(1400 米)每分鐘,這個在應急下降過程中屬於正常的下降率。當飛機下降到安全高度後,即使增壓系統完全故障,在低空還是可以安全飛行。氧氣面罩除了機組主動統一釋放,或者乘客自行釋放外,在機艙內出現空氣稀薄的情況時,也會自行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