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的銀團,照着金地的劇本演

很快,萬科會和一家國有銀行有一筆貸款落地的消息。

這家銀行可能是交行,金額可能約60億。

不同於此前萬科發佈的一系列公告裡涉及的銀行貸款,這次的這筆貸款有着特殊之處:

因爲它屬於新增融資,也屬於一直被市場盯着的500億銀團裡的一部分。

《》裡寫過,萬科框定了一批評估值近千億的抵押物/擔保物用於500億銀團貸款。

自從百億銀團事情發酵以來,外界的關注點離不開到底何時落地。市場的耐心有在被逐漸消磨掉的跡象,反應在長端債券表現上,近日來呈現走跌。

這次的這筆貸款或許可以作爲一顆微弱的定心丸,至少它代表着那500億銀團可算有了一定眉目和進展。但是,這筆貸款的落地也在預示着:

期寄各家銀行之間組團發放500億的不確定性在提升。

換句話說,銀團很可能會被拆細,甚至各家銀行是各自爲政和萬科進行貸款磋商。

如果你還有印象,這就像極了半年前金地銀團的劇本。一開始,也是傳幾家銀行組團,到後來演變成銀行們各自單獨放款。

當然,最終的結果如果是貸款能落地,一系列過程中是銀團還是單獨放款並不是核心關鍵。

反正,萬科在已經進入了信用收縮後的融資模式轉變過程中。

圍繞抵押物,萬科跟銀行依舊還會有一輪再一輪的博弈。

眼下,心態上更爲慌張的或許是那些之前已經放款尚未到期但無法追加抵押物的金融機構了。當中主要是銀行,他們能做的不多,主要是貸後管理。這部分不排除涉及千億。

這一輪看上去比較慘烈的房企出清潮裡,萬科是爲數不多公開市場信用無違約的非央國企了。

如果說萬科是測試中國地產業系統性安全的底線,我想,不算特別過分。萬科能否安全闖過其債務到期高峰期的2025年,是新一輪地產週期能否開啓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