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三大政策風向決定海運錢途 美線長約價可接受漲幅2~3成
謝福隆指出,基於兩個因素,萬海看今年海運市場維持審慎樂觀,一是地緣政治尚未解除,以哈停火協議破局,胡塞組織持續攻擊紅海商船,提高中東紅海海域通行風險,短時間歐美主要航線均不會復航,尤其是大型船舶,不排除到年底前仍無法解決,市場對於船舶需求仍在,這1、2個月租船市場租金維持高檔,多家大型船公司持續租船營運。
二是今年新增運力預估200萬TEU,較去年的300萬TEU緩和,加上船舶大型化與氣候等因素,亞洲、歐洲等多國港口時有壅塞或罷工的現象,有助消化過剩運力,不至於突然發生供給過剩的疑慮。
萬海將持續觀察關稅大戰、地緣政治、美國針對中國大陸制船舶徵收靠港費等政策風向,靈活調度航線與船舶,並持續擴充中遠洋航線。
萬海今年預計有3艘1.3萬TEU新船下水運營,並持續淘汰老舊船舶、退租高價租船,提升競爭力優化船舶運行效率,並積極迴應各界對於航運業對ESG節能減排的期待。
萬海未來五年(2026~2030年)預計接收新船多達30艘,包括2艘7,000TEU 、20艘8,700TEU(含附帶購入選擇權4艘)、8艘1.6萬TEU,合計新增運力31.6萬TEU,顯示萬海持續看好長期航運市場需求,專注本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