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剋星」改寫鬼片恐怖公式!美國暑假已狂賣 臺灣耶誕開紅盤

「魔鬼剋星」開創科技抓鬼新模式,鬼片再也不是陰森恐怖,還很幽默逗趣。(圖/摘自IMDb)

今日的臺灣觀衆,可能很難想像過去臺灣和美國上映新片的檔期尚有一段明顯的差距,不像現在臺灣還常常早個兩天就在上映好萊塢最新大片,北美觀衆都要再等幾天。以40年前來說,晚美國半年出片,一點都不奇怪,晚一年才上映的都有。因而1984年夏天,在美國締造轟動賣座佳績的話題巨片「魔鬼剋星」,直到耶誕節前才正式在臺上映。

一般觀衆聽到片名叫「魔鬼XX」且真的演鬼怪故事,都會預設爲恐怖片,偏偏「魔鬼剋星」雖然就在拍人和鬼的互動,卻完全不恐怖,算是特效喜劇。早年「驅魔」類鬼片的經典指標是號稱從真實故事啓發的「大法師」,真的會讓很多膽小影迷不敢看。而身兼「魔鬼剋星」主角和編劇之一丹艾克洛德,也去搜集了一些靈異傳說,寫出來的內容卻是拿鬼製造笑料,甚至標榜「科學抓鬼」,是觀衆前所未見,無怪乎在北美大熱賣。

丹艾克洛德不但是「魔鬼剋星」的主角之一,也是編劇,成功把靈異和搞笑結合在一起。(圖/摘自IMDb)

圖書館裡愛看書的女鬼,是「魔鬼剋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之一。(圖/摘自IMDb)

那時的臺灣觀衆最信賴的好萊塢票房保證,是巨導史蒂芬史匹柏,他的「魔宮傳奇」因是臺灣狂賣的「法櫃奇兵」續集,加上主角之一關繼威來臺宣傳,早被視爲年度最強大片,沒想到在北美的票房榜,好幾個禮拜被「魔鬼剋星」壓着,不少觀衆對美加更賣座的這部片,早就期待度極高。

當年出品「魔鬼剋星」的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幕後大老闆就是可口可樂,既然臺灣分公司決定等到耶誕節上映,可口可樂也規劃好藉用臺灣廣告片的合作,靠可樂的知名度來拉擡「魔鬼剋星」的行情,也收到不錯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該片主題曲隨片子大賣,在美國也攻上告示牌百大排行榜的冠軍,開始在全臺唱片行、舞廳熱播,等於在片子正式在臺亮相前,已造勢了5個多月。

綠色貪吃鬼也是「魔鬼剋星」中極具代表性的鬼魂,相當有喜感。(圖/摘自IMDb)

「魔鬼剋星」女主角雪歌妮薇佛被妖魔附身後,裝扮變得性感卻詭異。(圖/摘自IMDb)

耶誕假期到來,「魔鬼剋星」果不其然在臺灣票房明顯領先其他外片,雖然尚無法超越「魔宮傳奇」,卻也把自身的招牌打響,是那一年全年度在臺灣最賣座的外片前10名之一,表現算是頗亮眼。幾年後,原班人馬再上陣的「魔鬼剋星第2集」,臺灣就不再拖到年底,而是8月暑假即上映,再次締造不錯票房,可見首集在臺奠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