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中國下半年將掀起“人形機器人熱潮” 未來行業優勢將愈發擴大
財聯社7月23日訊(編輯 劉蕊)美東時間週二,華爾街投行摩根士丹利發佈報告預測,人形機器人今年下半年將在中國“被廣泛採用”。
大摩還預測稱,未來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將愈發佔據優勢,與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差距將逐步拉開。
中國將在下半年推動人形機器人應用
“我們認爲,中國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推動(人形機器人)應用。”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週二的報告中寫到,這“可能會增強市場的情緒,而且有一些事件值得關注,以期推動技術突破”。
摩根士丹利表示,“下游應用”將是今年剩餘時間機器人行業的主要關注點。
大摩還提出,最近中國已經出現了幾筆大的機器人商業訂單,這一事實支撐了他們的觀點。
根據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上週五公佈的文件,總部位於深圳的優必選科技中標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9051.15萬元機器人設備採購項目。
本月初,智元機器人與宇樹科技聯合中標中國移動1.24億元人形機器人代工項目。這是迄今爲止人形機器人行業最大的一筆交易。
中國的領先優勢正擴大
此前,摩根士丹利曾在5月份的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在人工智能機器人、類人機器人或其他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並指出中國與美國的差距正在擴大。
據摩根士丹利稱,到2050年,中國可能會有3.023億個人形機器人投入使用,而美國只有7770萬個。
今年早些時候,北京市發改委發佈了《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表示到2027年時,要培育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核心企業不少於50家,形成量產產品不少於50款,在科研教育、工業商業、個性化服務三大場景實現不少於100項規模化應用,量產總規模率先突破萬臺,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羣。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稱:“我們認爲,這些事件表明政府對這一新興產業的高度關注,以及保持中國領先地位的願望。”
該報告預測,到2050年,全球“類人機器人市場”的價值將超過5萬億美元。它還表示,到那時,這些機器人的數量可能會接近10億,並在本世紀30年代末加速採用。報告補充說,絕大多數類人機器人將用於工業和商業目的。
摩根士丹利還預測,屆時可能只有大約10%的機器人將用於家庭環境,因爲價格高昂將是最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