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答21:外資對投資中國的信心開始恢復,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繼續強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鄭青亭 北京報道

“從DeepSeek到‘杭州六小龍’,讓全球投資者見證了中國的創新實力,徹底改變了全球科技競爭的主流敘事。過去三年,人們普遍認爲美國是最有活力的創新熱土,全球資金紛紛涌向美國。但實際上,中美在科技競賽中各有優勢,在創新的應用階段,從AI應用到人形機器人,中國往往能夠發揮後發優勢。” 3月12日,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說道。

“近兩個月,外資對中國結構性機會的興趣顯著上升,特別是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民營企業家信心的恢復情況以及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邢自強指出,外資對中國創新實力的認可引發了對中國科技資產的重估,主要體現在港股近期的強勢反彈上。

除中國自身因素外,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預期的減弱促使投資者轉向其他潛在市場。“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投資者尋求與美國關聯度較低的市場和資產類別。今年以來,歐洲和中國市場的信心有所恢復。”邢自強分析道,在當前全球地緣政治環境下,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正逐步上升,目前而言,對中國資產的增持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落地,華爾街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各大機構紛紛下調其對美國經濟增速預測。摩根士丹利將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1.9%下調至1.5%,並將2026年的增長預期從1.3%下調至1.2%。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發布的《人形機器人100:繪製人形機器人價值鏈圖譜》報告中,羅列了全球人形機器人百強股票名單,其認爲這些公司有望在人形機器人生態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邢自強指出,報告顯示,中國在人形機器人供應鏈中佔據63%的份額,尤其在“身體”環節優勢顯著:有77%的本體集成商來自亞洲,且中國公司佔據半壁江山。

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稱,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取得的進展最令人矚目,初創企業將受益於成熟的供應鏈、本地應用機會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如果離開中國產業鏈,將很難生產出能夠進入尋常百姓家並且在成本收益上匹配的人形機器人。”邢自強說。

特朗普故意製造經濟衰退以迫使美聯儲降息?

近期,聯邦政府裁員、移民政策、加徵關稅等施政措施的落地讓美國股市連續三週下跌。尤其是,特朗普拒絕排除其關稅政策導致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引發了投資者對經濟的擔憂。

在一次最新採訪中,特朗普淡化了其關稅政策給美國經濟帶去不確定性這一觀點,而是強調美國經濟正在經歷一段“過渡期”。他說,美國政府正在“把財富帶回美國”,但“這需要一點時間”。

對此,有華爾街人士揣測,他可能正在故意製造一場經濟衰退。華爾街知名投資人拉里·麥克唐納(Larry McDonald)表示,美國債務問題迫在眉睫,如果關稅政策和政府效率部(DOGE)瘋狂裁員可以導致經濟在短期內衰退,就能爲降息創造條件,從而暫緩債務危機。

對此,邢自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從經濟學理論上看,衰退未必能解決財政問題。“雖然衰退後通脹下降,可以降息,從而降低償債成本,但對經濟會造成緊縮效應,政府徵收的稅收也會減少,財政赤字往往惡化。”

“當前,全球投資者更多的是對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和經濟風險的擔憂,真正對美國債務率過高的擔憂並沒有那麼強。”他說,“現在,全球債務率在疫情之後都挺高的,只要美國的經濟基本面良好,如耶倫所說,只要美國名義GDP高於利息,還債至少是可持續的。”

談及美國經濟的前景,邢自強認爲,現在斷言美國經濟將進入衰退“證據不足”,硬指標顯示美國經濟“仍有韌性”,會重點關注美國股市的繼續調整。美股的跌幅一旦超過20%,將嚴重衝擊消費者信心,給經濟帶來進一步下行壓力。

在“特朗普1.0時期”,當美股因關稅大跌時,特朗普取消了對墨西哥的關稅。而在“特朗普2.0”的當下,雖然類似情況出現,特朗普卻變本加厲對加拿大高舉關稅大棒。是特朗普變得更加強硬了嗎?

對此,邢自強分析道,在其第一任期內,特朗普關稅政策轉向的背後推手實際上是從“鷹”轉“鴿”的美聯儲。但今天,美聯儲是否能迅速的轉“鴿”部分取決於美國通脹的走向。“目前,美國經濟的特點是‘兩高一後’,即高通脹、高財政赤字、經濟處於後周期。如果這幾大政綱完全落地,高通脹就會有黏性,再加上,財政赤字已處於歷史高點,經濟處於週期的後部,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可能比2017年要大。”

美國關稅政策並未動搖中國的供應鏈地位

特朗普認爲,近期美國經濟的大震盪爲“排毒期”,稱短期陣痛將換來長期收益。但邢自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並不能實現讓製造業迴流美國的目的。

根據摩根士丹利對全球產業鏈重構的研究,製造業迴流美國不僅曠日持久,可能需要花費長達10-20年,而且成本巨大,會給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帶來沉重負擔。

邢自強指出,在美國關稅政策下,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仍然舉足輕重,在過去七年的貿易衝突中,中國在大部分出口行業的地位和掌控力都提升了,而且美國在一些關鍵領域仍然依賴自華進口。

“在全球90多個行業中,目前,中國在51個行業產品的出口排名中排第一。雖然美國減少了部分產品從中國的進口,轉而從墨西哥進口,但是在附加值高的商品中,中國佔據了尤爲明顯的全球出口份額,如電氣設備、機械等。”他說。

究其原因,邢自強指出,中國是全球獨特的出口複雜度較高而進口複雜度很低的國家,這意味着中國進口原材料後可以加工成複雜程度很高的出口產品。“中國的價值鏈增值程度在全球罕見,而墨西哥無法實現這一點,雖然他們進口的產品很多,但由於缺乏龐大的上下游集聚的產業鏈和熟練的勞動力,最後一步的加工創造的增值部分很少。”

在美國經濟風險升溫之時,當地時間3月11日,特朗普同美國商界領袖舉行了一場“商界圓桌會議”。有消息稱,與會人士涵蓋來自全美各地的首席執行官,當中包括華爾街大行的老闆們。邢自強認爲,特朗普在實施關稅政策時也需要在不同目標之間權衡妥協,包括要考慮企業對市場的信心。

面對美國經濟下行壓力,特朗普到底會有多“剛”,是否會取消至少部分關稅?在邢自強看來,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比如,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就反覆了多次,但目前看來大方向仍在加關稅。這使得全球投資者的信心遭受衝擊,大家都不敢貿然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