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看好陸股市:仍有進一步「降息降準」的必要
摩根大通:整體看好中國股票市場,當前仍有進一步降息降準的必要。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澎湃新聞報導,「今年我們對MSCI中國指數目標點位的基本情境預期是80,樂觀情境是89,悲觀預期是70。滬深300的基本情境預期是4150點,悲觀的情緒是3800點,樂觀的情形是4420點。」5月21日,在2025摩根大通全球中國峰會媒體見面會上,摩根大通首席亞洲及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鳴鏑這樣表示。
劉鳴鏑進一步說,從2023年第三季中期起,香港市場開始跑贏亞洲其他市場,整體上繼續看好港股今年的表現。行業方面,摩根大通對互聯網板塊以及醫療板塊繼續看好,如果美國醫療改革對醫藥價格做出下調,有利於中國創新藥已經建立起來的良性生態和產品。不過,她也提到,2024年底摩根大通將IT行業列爲首選,這也是去年底至今表現最好的板塊之一。但是在上週五,摩根大通將其評級從超配調到了中性,原因是估值和預期已處於高位。即使在個股景氣度特別高的時候,估值也難以長期維持在25倍至30倍的市售率。
此外,劉鳴鏑認爲,可以關注的交易主題還包括行業整合和市場準入開放,後者更涉及金融行業。「更多大型公司到香港上市,將便於中國大陸和全球投資人在香港找到更合適的投資標的。」劉鳴鏑說。
A股方面,劉鳴鏑同樣表示看好,對滬深300的基本情境預期是4150點。她認爲,A股很多股票有很大的潛力,但是需要行業整合以及更理性的定價。
「我們宏觀部門每年會在華盛頓開年會,會上會進行一個投資人調查,今年的問卷結果好於去年。在回答未來半年要買中國還是賣中國股票的時候,今年4月份的調查結果顯示,投資人淨買入的意向比淨賣出的要高。」劉鳴鏑說。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朱海斌在談及中國經濟時指出,從今年「三駕馬車」的成分佔比來講,出口貢獻或有所減弱,而消費和投資因政策支持而增強。
朱海斌稱,消費仍然是中國經濟的關鍵問題之一,提振消費仍需政策加碼。他提到,雖然當前消費有所穩定,但仍處於相對偏弱的態勢。大陸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4月主要經濟指標顯示,4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174億元,同比增長5.1%,漲幅較3月回落0.8個百分點。
「提振居民的收入增長和就業信心應該成爲下一步政策的重點。」朱海斌強調。
朱海斌認爲,2025年以來,政策調整進入下半場。財政政策方面,中央財政仍有空間,通過擴張支持穩增長;貨幣政策方面,他認爲當前仍有進一步降息降準的必要,且自2024年9月後,央行將穩定地產、資本市場作爲金融穩定政策的優先內容;經濟結構再平衡方面,擴大內需、擴大消費成爲主要經濟工作任務之首。
朱海斌進一步強調,儘管存在不少挑戰,中國經濟仍可以看到很多亮點。首先,今年年初DeepSeek橫空出世,從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來講,市場對於中國經濟創新能力重新評估,提振了市場在這方面的信心。此外,從4月份的數據來看,新經濟領域尤其是技術創新方面表現強勁,如信息技術(IT)、人工智慧(AI)等;同時消費領域中,表現比較好的是技術創新的行業,包括IT、AI等;同時,政府政策優先支持的領域表現仍然非常突出,例如受益於「以舊換新」政策的產品類別,表現也顯著好於其他產品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