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中國董事總經理長森克史:復甦計劃正按既定節奏推進

在近期舉行的SIAL西雅國際食品展上,明治(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治中國”)董事總經理長森克史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明治中國業務復甦計劃正在按照既定節奏推進。當前核心課題之一,是通過強化產品開發,實現業務的高附加值化。

近幾年,日本明治集團持續加大中國市場投資佈局,並將中國作爲其提升海外業務構成比的關鍵地區。然而,受制於乳製品市場的激烈競爭及趨於理性的消費行爲,明治中國業績始終未能走出虧損局面。對此,明治中國已開啓業務重組,包括停掉不盈利的產品、重估不盈利的渠道、縮減不必要擴大的領域等。

虧損難題

資料顯示,長森克史1990年加入明治,曾在株式會社明治及明治控股集團的經營企劃部門工作多年,參與經營戰略制定等核心業務工作。從2024年4月開始,爲擴大中國地區事業發展,長森克史以法人及董事總經理的身份,加入明治(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爲明治中國上任剛滿一年的“掌門人”,擺在長森克史面前的首要任務,是實現中國業務盈虧平衡。

明治集團的前身明治制果成立於1916年,1989年進入中國市場,陸續佈局乳製品、巧克力、雪糕、營養和食品等業務板塊。2018財年,明治集團制定2026年企業願景,提出營業利潤保持中高個位數增長,海外業務構成比例擴大到20%的遠景,並將中國作爲最重要的地區。

明治上市主體明治控股曾在2022財年報告中表示,食品分部海外市場銷售比例在5%左右,仍然較低,集團正在海外市場建立基礎增長,擴大在中國市場的生產能力。近些年,明治集團持續加大中國市場投資佈局,但未能走出虧損局面。

2020年4月,明治乳業母公司株式會社明治以約280億日元(約18億元人民幣)收購澳亞集團25%股份,被稱爲明治併購史上最大規模的出資。明治中國在通報中解釋稱,“此次股權收購是爲了強化從原料奶採購到生產的價值鏈,併爲在中國實現業務的可持續增長打好基礎。”

然而受奶價下行影響,澳亞集團2023年虧損4.89億元。澳亞集團在財報裡坦言,2023年是奶牛養殖業十幾年來最具挑戰性的一年,也是乳製品消費增速十幾年來最慢的一年,消費者對價格更爲敏感,乳製品製造商間價格競爭激烈。2024年,中國奶牛養殖市場環境未見好轉,澳亞集團預計虧損11.7億元至13.8億元,明治控股作爲其參股股東將繼續受到牽連。

2022年1月,爲實現對中國區業務的一元化管理,明治中國進行集團業務重組。爲進一步擴大在華北、華南地區的事業規模,明治還在天津、廣州投建牛奶及酸奶新工廠,其中天津工廠2023年1月投產;廣州明治2024年3月開業,是明治集團在華南地區的首個牛奶、酸奶生產基地。至此,明治集團完成在華北、華東、華南三地的產能佈局,但其在中國市場的盈利能力卻未獲得顯著提升。

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由於銷售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價格戰競爭加劇,明治牛奶和酸奶業務在中國消費端市場經營業績下降。此外,明治在中國參股的澳亞集團,也受飼料價格上漲和原奶價格下跌影響發生虧損。種種原因導致明治中國2023財年淨銷售額增至243億日元,但營業利潤降至-37億日元。

2024財年(截至2025年3月),明治中國淨銷售額增至255億日元,營業利潤進一步降至-71億日元。明治根據盈利改善計劃,對中國消費市場的飲用奶及酸奶業務客戶結構調整,導致海外乳品業務銷售額出現下滑,但虧損幅度有所收窄;明治中國巧克力業務因杏仁巧克力銷售表現優異而錄得良好成績,但業務擴張導致成本增加;中國地區B端業務銷售強勁,但冷凍甜點業務因需求旺季受到異常天氣影響而大幅下降,飲用奶及奶油業務新工程成本增加,這些因素影響了明治控股海外B端業務的銷售額及營業利潤。

復甦計劃

明治控股在最新財報中提到,2024財年日本經濟消費兩極分化,中國個人消費市場持續低迷,在此背景下,明治集團自2024年4月起啓動2026年中期經營計劃。在食品業務板塊,明治通過提價策略來消化成本上漲壓力,同時加強高附加值產品促銷力度,針對中國業務實施盈利提升方案。

在2024年4月發佈的2023財年業績預測中,明治集團曾針對中國市場提出三大舉措,一是擴大產品陣容,推出營養功能型新品和符合本土需求的產品,推出功能性酸奶並加強宣傳;二是拓展企業端業務,尤其是連鎖咖啡館渠道;三是在新工廠投產前強化組織結構,增加華北和華南地區的銷售人員和經銷商,構建面向華北、華東、華南的核心物流體系,建立產品開發中心、整合開發功能等。

對於中國乳製品業務,明治控股食品分部首席運營官松田克也(Katsunari Matsuda)曾在2024年11月對投資者表示,明治正努力通過重組業務,包括停掉不盈利的產品、重估不盈利的渠道、縮減不必要擴大的領域,來確保穩健的貢獻毛益率。相關計劃正在按預期進行,貢獻毛益率也在正軌上,下一步是通過差異化產品確保可觀的銷售額,產生穩健的貢獻毛益率。“即便這是一個利基市場(高度細分市場),我相信逐步發佈能夠爲該市場提供明治獨特技術和價值的產品,將十分有益。”

“我們的復甦計劃正在按照既定節奏穩步推進。”長森克史此次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通過強化產品開發實現業務的高附加值化,是明治中國當前最核心的課題之一。“我們在各項業務中堅持從中國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出發,推出契合本地市場的產品,以此開拓新的消費場景與細分市場,帶動銷售與利潤的雙重增長。此外,我們還將進一步明確梳理不盈利的產品和地區,並對其進行整合優化。”

近期,明治中國計劃推出多個戰略性新品,包括“明治臻好喝牛奶”“旋渦冰激凌”等。面對中國本土乳品的低價競爭,明治中國乳業如何維持高端路線是個繞不開的課題。

長森克史對此表示,“關於定價,我們充分考慮了技術投資和市場接受度。在渠道端,未來將根據實際銷售表現和市場反饋,進一步評估產品在二線及以下市場的潛力。”爲更好地向消費者傳遞產品附加價值,明治中國已經在多個層面實施相關舉措,例如通過門店試飲推廣、社交媒體等與消費者進行更多交流,同時針對部分重點產品在包裝設計上強化產品亮點等。

新京報記者 郭鐵

編輯 唐崢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