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鏡片:與全球光學專家合作專注研發適合中國人眼球結構的鏡片產品
金融界3月3日消息,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嚮明月鏡片提問:依視路近期計劃大幅擴充智能眼鏡產能,到2026年底智能眼鏡年產量將達到1000萬副。。作爲國內唯一對標依視路的本土鏡片生產商,請問貴司與小米、Rokid、雷鳥創新等公司的合作進展是否順利?比起依視路等國際巨頭,在國產智能眼鏡的鏡片領域,請問貴司有何競爭優勢?
公司回答表示:作爲國內鏡片行業龍頭的明月鏡片,公司始終堅持原材料自給、鏡片自產、研發自主的產業模式,是全球爲數不多能夠實現原料自給的鏡片企業。亞洲人的眼球結構與歐美人不同,用眼習慣和場景也有較大差異,公司與全球知名光學專家、國家探月計劃專家組成員莊松林院士及其團隊合作,對眼視光行業的前瞻性課題進行專項攻堅,專注設計更適合中國人眼球結構和用眼習慣的產品。供應鏈方面,公司交付能力行業領先,精益的製造能力保證了產品的交付質量,通過持續推進智造升級,實現定製片48小時交付率99%,50片內訂單4小時現片交付率100%,成鏡當日交付率99.5%。渠道方面,公司主要立足於國內市場,採取直銷爲主、經銷爲輔的銷售模式,銷售網絡覆蓋約4萬家終端門店。外資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且依託經銷商開展業務,覆蓋人羣相對有限。
中國品牌正在崛起,明月會堅定推進品牌戰略、持續投入研發創新,代表中國鏡片品牌在全球的舞臺上展現中國風采。公司看好未來智能眼鏡的發展趨勢,立足主營業務的同時積極關注AI眼鏡等相關新技術,在產品研發、解決方案、業務模式等方向佈局,致力於通過不斷的技術和產品創新提升,來增強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公司與客戶的合作信息屬於商業機密,敬請理解。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公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