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題前瞻】雷軍:武漢的小米智能家電工廠預計今年年底大規模投產

【今日導讀】

【主題詳情】

雷軍:武漢的小米智能家電工廠預計今年年底大規模投產

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武漢的小米智能家電工廠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年底就能大規模投產。工廠一期項目將聚焦空調品類,規劃六大核心分廠,全面覆蓋家用及中央空調的裝配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2月27日,小米已正式發佈首款中央空調產品。政策層面來看,2025年有望持續聚焦“促消費”全年主線。技術層面來看,AI持續拓寬智能家居設備的應用邊界與交互深度。國元證券朱宇昊認爲,技術創新的持續驅動與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將共同推動智能家居行業進入較快發展軌道,智能家居產業鏈上中下游有望受益。

上市公司中,瑞德智能主要產品包括廚房電器、生活電器、環境電器等各類小家電智能控制器,小米生態鏈的純米等多家企業以及TCL旗下的TCL德龍等公司系公司重要客戶。富佳股份產品以高效分離無線鋰電吸塵器、高效分離有線吸塵器、多功能無線拖把、智能掃地機器人等清潔類小家電爲主,爲米家、順造等國內知名品牌供應產品。

未來產業新賽道的重要方向之一,這類技術已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加福民團隊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華山醫院成功實施全球首批共4例“三合一”腦脊接口電極同步植入臨牀概念驗證手術,截癱患者術後24小時內恢復腿部運動,最快10天嘗試行走,初步證明了新一代腦脊接口方案的可行性。“三合一”顱骨植入式腦脊接口微型設備預計不久後進入臨牀。

腦機接口技術,是一種直接在大腦和外部設備之間建立通信的技術。它允許用戶通過思維來控制外部設備,無需傳統的肌肉控制。近年來,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腦機接口技術已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應用領域不斷拓展,作爲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性領域及未來產業新賽道的重要方向之一,正在加快形成突破性科研成果和創新應用,在醫療康養、工業安全、教育體育、智慧生活等領域展現出廣闊發展前景和巨大市場潛力。

上市公司中,誠益通表示,腦機接口作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公司以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聚焦該領域的探索。2021年至今,公司與華南理工大學等圍繞“經顱磁導航”展開深度合作,先後突破各項關鍵技術,並啓動在多所醫院的臨牀驗證。漢威科技控股子公司蘇州能斯達研發的新型腦機接口微納傳感器是其研發佈局的新型高端類腦接口傳感器,集成類皮膚柔性傳感技術和納米材料技術,通過非侵入式的方式進行類腦交互。三博腦科與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共同成立了腦機精準醫學聯合研究中心,旨在聚焦腦機精準醫學技術創新與臨牀轉化,推動腦疾病大數據建模與計算、精準診療新技術等前沿研究。

ChatGPT、DeepSeek帶來的AI浪潮有望推動RISC-V加速發展

近日,2025玄鐵RISC-V生態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會上指出,開源模式有助於RISC-V構建一個包容、協同創新的全球化生態,成爲芯片產業變革的新引擎。

RISC-V是一種基於精簡指令集原則的全新開源指令集架構,作爲“生而開源”的芯片指令集架構,RISC-V在過去15年裡發展勢頭強勁,從嵌入式系統加速挺進高性能等複雜場景,併爲AI算力提供新選擇。光大證券劉凱研報指出,ChatGPT開啓AI發展新浪潮,AIoT應用場景廣闊,有望帶動RISC-V加速發展。此外,DeepSeek帶來的算力成本降低,有機會讓所有芯片都具有適配大模型能力。

上市公司中,全志科技表示,公司與阿里巴巴旗下平頭哥芯片保持緊密而開放的合作關係已有多年,後續將繼續圍繞RISC-V生態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公司基於RISC-V架構內核開發的芯片產品已經實現量產。北京君正正在研發RISC-V架構的CPU核,並將用於未來的新產品中。

深圳印發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規劃,重點支持核心零部件等關鍵技術攻關

據媒體報道,《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印發。其中提到,重點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AI芯片、仿生靈巧手、基座及垂直領域大模型、本體控制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揭榜掛帥、項目經理人制、業主制等方式分階段、分批次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在開展核心零部件攻關方面。攻關高能量密度的微小電機及驅動技術,研製高精密微型一體化關節模組。攻關六維力、電子皮膚、多維觸覺感知技術,研製高精度視、觸、力等多模態傳感器。研製高性能、高集成度的類腦視覺傳感器。研製高能量密度、輕量化電池。

近日,全國多地如北京、上海、安徽、杭州、山東等紛紛發佈機器人產業支持政策。這些政策涵蓋了技術攻關、金融支持、拓展應用場景、制定地方標準等多個方面。上海證券認爲,DeepSeek、xAI等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現推動通用機器人大模型的發展,助力人形機器人實現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進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階段,目前人形機器人進入工業場景,已經成爲國內外確定性較高的應用趨勢,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可期,建議關注受益的國內零部件廠商。

公司方面,安培龍是深圳本地股,公司基於MEMS硅基應變片+玻璃微熔工藝研發的力傳感器可應用於通用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四足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等應用領域,目前公司的單向力傳感器及力矩傳感器已開發完成,正處於客戶技術對接及樣品交付測試驗證階段。強瑞技術是深圳本地股,目前已爲客戶提供工業機器人方面的精密零部件等產品。

中國信通院將於下週舉辦AI眼鏡產業推進專題研討會

據媒體報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擬於3月12日在浙江大學計算機創新技術研究院舉辦“AI眼鏡產業推進專題研討會”。據瞭解,此次研討會主要是爲了促進AI眼鏡產業健康發展,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交流合作。會上,各界人士將共同探討產業發展趨勢、核心技術突破、標準認證體系建設等關鍵問題。

機構預計2025年AI眼鏡出貨量將達到350萬副,同比增長130%,2030年AI眼鏡銷量將快速增長至9000萬副,AI眼鏡即將迎來“iPhone時刻”。國泰君安發佈研究報告稱,智能眼鏡產業鏈有望步入快速成長期,產業鏈相關公司將迎接景氣上行週期。

公司方面,明月鏡片立足主營業務的同時積極關注AI眼鏡等相關新技術,在產品研發、解決方案、業務模式等方向佈局。公司在小米有品平臺上售賣的智能眼鏡sasky具有語音助手功能,能夠語音喚醒SIRI、小藝、小愛同學等,並具備接打電話、導航等功能。勝利精密爲AR眼鏡客戶提供結構件相關產品。

資源稀缺性強的戰略小金屬,全球供需偏緊格局延續

近期銻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內盤上漲明顯加速。據生意社數據,3月3日湖南市場銻錠價格162500元/噸,較2月初142000元/噸上漲近12.6%。

銻是資源稀缺性強的戰略小金屬,被稱爲“工業味精”,廣泛用於阻燃劑、蓄電池及鉛合金、玻璃、陶瓷、化學制品、催化劑等工業及軍事領域。中金研究指出,長期看,全球銻供需偏緊格局延續,銻價中樞有望上移。受益於光伏新增裝機量的持續增長及雙玻組件滲透率的提升,光伏玻璃用銻量有望保持增長,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有望帶動電器設備等需求增長,從而拉動阻燃劑領域用銻量提升。在全球銻礦供應偏剛性的背景下,預計2024—2027年銻供需缺口分別爲-0.9、-1.3、-1、-1.4萬噸,佔需求比例爲-6%、-8%、-6%、-9%,供需或將持續偏緊,銻價中樞有望上移。

上市公司中,華鈺礦業國內控制銻資源量19.89萬金屬噸,海外投資項目塔鋁金業控制銻資源量26.25萬金屬噸,目前公司控制資源量達到 46.14萬金屬噸。湖南黃金長期專注於黃金、銻和鎢三種金屬的礦山開採和深加工,擁有集礦山勘探、開採、選礦、冶煉、精煉、深加工及銷售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截止到2023年末,公司保有銻金屬量307,324噸。